长河:回家——读《陈师曾画论》

长河:回家——读《陈师曾画论》

ID:42475778

大小:2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15

长河:回家——读《陈师曾画论》_第1页
长河:回家——读《陈师曾画论》_第2页
长河:回家——读《陈师曾画论》_第3页
长河:回家——读《陈师曾画论》_第4页
长河:回家——读《陈师曾画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长河:回家——读《陈师曾画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长河:回家一读《陈师曾画论》的关系,木文重点谈陈师曾及这本新

2、几中国呦出自家事,原与地域无关。自明季董其昌分呦界为南北二家,这说法和局面延续了300年。然而世事沉浮,历史的长河流分支聚、变幻不居。降至民初,这局面终丁•被打破。众多南方画家辐转北京,高标文人画之人廡,结社布展,开-•代风气之先。在这次屮国価坛南风北渐的初始过程中,冇三人引领群伦,功绩至伟。其中陈师曾、姚茫父被尊标签:学习方法类别:读书时间另外有史料显示,陈师曾1913年秋来京,后加入“宣南曲社”(1915年成立,是民初北京较早出现的美术社团,早于北

3、京大学画法研究会、中国画研究会。由原司法界喜好书画的同仁十余人,公余从汤定之习画,每周聚会一次,吟诗作画)o1915年作《北京风俗画》册页,描绘北京风俗人物,扉页为金城用风采宣南”四字。⑼6年陈师曾与汤定Z、金城、陶王容等在四郊书画雅集,汤定之名之为“西山画会陈师曾作呦讲创造、重生动、求意趣、师造化。他的许多写生小品,尤其是庭院园林小景,意趣盎然,在当吋临募成风的画坛上独树一帜;他的山水画既重视传统技法,又能变化;他的花鸟画,近学吴昌硕,远绍徐渭、陈淳、扬州八怪,人写意简远雄秀;他的人物価,冇速写和漫価的笔意,《

4、北京风俗価》、《读画图》等,都是从现实生活中来,乂能突破陈习,揭露旧社会劳动大众的苦难半活,意境新奇,前所未有。他的篆刻取法于吴昌硕又得益于汉砖刻及呦像石,浑古朴茂;小印笔画遒丽,人卬气势磅礴。由于陈师曾的国学基础深厚渊博,故能融诗书画卬丁一炉,号称“四全”。陈师曾极重艺术教育,桃李遍天下,王雪涛、王子云、李苦禅、刘开渠、俞剑华、苏吉亨、高希舜、江南蘋等均为授课门生。他的著作除《陈师曾価论》收录的专门论画部分外,还冇《陈师曾先生遗墨集》(10集)、《陈师曾先生遗诗》(上下卷)、《标签:学习方法类别:读书时间鲁迅亦

5、有专文道及:及中华民国立,义宁陈君师曾入北京,初为镌铜者作墨合,镇纸画稿,俾其雕镂;既成拓墨,雅趣盎然。不久复廓其技于笺纸,才华蓬勃,笔简意饶,且又顾及刻工省其奏刀之I札而诗笺乃开一新境。(鲁迅:《北平笺谱•序》)姚华与白石的相遇也很冇意思。标签:学习方法类别:读帖时间携长了住在玄武门外湖南会馆,每天作画出售,以维持牛活。他画五尺的条幅,没有桌子,就在床上板上tai,拿茶碗当色碟笔洗,每张呦只售一元。当时的生活很苦。每顿饭把人米和小米掺在一起煮了吃。买不起菜,就吃辣锻糊。后来,搬进了莲花庵,和姚茫父住在一起。姚对

6、齐老师很瞧不起,总想把齐老师赶出去,引起了住持瑞光和尚(雪广)的不满,对姚说:“这是我的事,你怎能赶他?”不久,瑞光也作了齐老师的学生,专学山水,后来也成了著名的画家。(《贵州书艺•李苦禅回忆齐白石大师》)这当然是逸闻,不过可发一噱。1917年,当齐白石笫二次到北京避匪患,在琉璃厂南纸店卖画、卬时,就受到当吋北京画坛领袖陈师曾的赏识。在陈师曾的劝告下,画法拘谨的齐口石准备“衰年变法”。余作画数十年,未称己意,从此决定大变……师曾劝我自出新意,变通価法,我听了他话,自创红花黑叶的一派。……2尺长的纸,卖到250银币

7、……还听说法国人在东京,选了师曾和我两人的画,加入巴黎艺术展览会……我做了一首诗,作为纪念:“曾点胭脂作杏花,百金尺纸众争夸;平生羞杀传名姓,海国都知老画家。”……从此以后,我卖画生涯,一犬比一犬兴盛起來。这都是师曾捉拔我的一番厚意。我是永远忘不了他的……我如没有师曾的提携,我的画名,不会冇今天。(齐璜(白石)口述、张次溪笔录:《白石老人自传》)陈师曾还与鲁迅关系戻密。早在南京矿路学堂时他们就是同学,后來-同到东京弘文书院,两人同住一个寝室。民国成立后不久,鲁迅与陈帅曾先后到北京,在教育部同事十年,直到师曾去世。

8、他们常-•起逛小市,看画贴,交换碑拓,一个月总要聚首儿次。“五闻'以前,鲁迅在文坛尚无名气,陈师曾则已经确立了其在画坛的人师地位。梁启超在《师曾先生追悼会上演说》屮说:“陈师曾在现在美术界,可称第一人。无论山水花草人物,皆能写出他的人格。”陈师曾的画世上已冇定评,我们外行没冇什么意见可说。在时间上他的画是上接吴昌硕,下接齐白石,却比二人似乎要高一等,因为是有书卷气。(周作人:《魯迅的故家》)标签:学习方法类别:读书时间散原老人很重视下一代的诗词传授。得其真传的,首推长子衡恪,寅恪尚在其次。《陈师曾画论》收录了儿乎

9、全部的师曾与绘画有关的诗作。这在以往是不曾为研究者注意的,《画论》可谓独具只眼。不仅是诗词,陈师曾的书法也在幼年即打下坚实基础;及长益学,参以汉代砖刻,于朴拙处具见风骨。如其《读画图》款识“莲花庵之窗下叩勺“之”字,人多不识。笔者偶翻《书法大字典》,〃悟其以草书笔法做楷书,简练厚朴,令人观止。陈师曾的最后十年是在北京度过的,也是他一牛中最有建树的时期。作为一位美术教育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