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气的性质》教学设计

《氨气的性质》教学设计

ID:42475843

大小:15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9-15

《氨气的性质》教学设计_第1页
《氨气的性质》教学设计_第2页
《氨气的性质》教学设计_第3页
《氨气的性质》教学设计_第4页
《氨气的性质》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氨气的性质》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必修1第四章第四节氨、硫酸、硝酸(第1课时)氨气的性质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三版)第四章第四节第1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氨气的性质展开教学,师生共同探究氨气的物理性质、氨水的的组成、氨气与酸的反应、氨气的还原性以及氨气的用途,氨气的制法及钱盐的性质安排在下一课吋学习。二、设计思想化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对刚升入高小不久的学生来说,大部分人的抽彖思维比较困难,有些学生学得比较呆板,不太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学习方法上往往更多地习惯死记硬背,不习惯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和独立思考,在动手探究能力方面则更差。为此,木节课的教学主耍以史料

2、和新闻报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充分运用实验探究,层层推进,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和科学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规律的能力。二、教学方式:木节课的教学主要采用“问题一探究”的教学方法,W:创设问题情境一提出问题f提出假设f实验验证f解决问题f提出新问题……的自主探究学习模式。在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体验,对问题的探究,去体验和感受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在整个的教学过程屮内化与问题冇关的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四、教学目标:(-)知

3、识与技能:1、掌握氨气的物理性质;2、掌握氨气的化学性质,了解氨气的用途;3、提高规范操作能力、实验观察能力及分析归纳的思维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的观察和分析,探究事物本质,休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2、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应用化学实验发现新知识的学习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合成氨方法的发明及其对解决人类粮食的重大贡献,认识化学合成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地位,体会科学家对科学事业的推动作用。2、不断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自身认真仔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努力探索的优良品质,并逐步培养其创新精神。

4、五、教学重点:1、氨气的化学性质。2、运用科学的方法、准确的术语、规范的操作來解决实际问题。六、教学难点:1、氨水的组成及其碱性。2、培养通过现象挖掘木质的科学研究能力。3、如何有效地组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达到师生、生生交流互动,创建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七、教学准备:充满氨气的圆底烧瓶、水、酚猷试液、浓氨水、浓盐酸、浓硫酸、浓硝酸、红色石蕊试纸、热水、脱脂棉、烧杯、集气瓶、双孔胶塞、铁架台、导气管、毛巾、两端开口的长玻璃管、橡皮塞等。八、教学过程:[引入]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突破,解决了地球上因粮食不足而导致的饥饿和死亡问

5、题,是化学技术对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巨大贡献之一,化学家有关氨的研究曾获得三次诺贝尔化学奖:1918年,徳国化学家弗里茨•哈伯因为发明合成氨方法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哈伯的合成氨方法是人类科技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突破,是化工生产实现高温、高压、催化反应的第一个里程碑。1931年,是徳国工业化学家卡尔•博施因为改进合成氨方法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博施的主要贡献是改进了哈伯首创的高压合成氨法,找到了合适的氧化铁型催化剂,使合成氨生产工业化,称为“哈们—博施法”。2007年10月10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徳国科学家格哈徳•埃特尔因在表而化学研究领域作出开拓性贡献而

6、获得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格哈徳•埃特尔最重要的贡献,是合成氨的机理研究。人类为什么对氨如此的感兴趣?它具有怎样的性质和用途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板书]第四节氨、硫酸、硝酸氨气的性质[新闻导课]据新安晚报消息:2007年4月8日早晨,一辆装冇22吨液氨的槽罐车,在铜陵市某地发生泄漏,榊罐喷出的白色气柱有四五米高,发出的“哧哧”声一里开外就能听到,现场被浓烈的刺激性气味所包围。事发地点距离长江的直线距离仅500米,很有可能导致长江污染,须及时处置……[思考与交流]1、你从这一新闻报道及图片得到什么启示?2、从报道屮你能总结出氨气的哪些性质?

7、3、如何吸收泄露而弥漫在空气中的氨气?[学生讨论]小组讨论后,请一同学小结讨论结果。[板书]一、氨气的物理性质无色,冇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小于空气,易液化(因为氨气可液化后放在榊罐车中运输)。[提出问题]请同学们写出氨气的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板书]H:N:H••[讲解]氨分了构型呈三角锥形,氮原了位于锥顶,3个氢原了位于锥底,N—II键Z间成一定角度,键角是107。。[提出疑问]上述报道的图片中消防队员为什么用水龙头对空屮喷洒?[猜测]是否用水吸收空气中弥漫的氨气呢?氨气在水中的溶解性如何呢?卜•面我们一起來探究这个问题。[实验探究]氨气喷

8、泉实验。[学生活动]观察现彖,思考氨气还有什么性质?[现象]形成红色喷泉。[结论]氨极易溶于水,水溶液显碱性。[实验分析]水不能充满整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