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提问技能指导

学习提问技能指导

ID:42477643

大小:2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15

学习提问技能指导_第1页
学习提问技能指导_第2页
学习提问技能指导_第3页
资源描述:

《学习提问技能指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学习《课堂提问技能指导》的心得体会说起课堂教学不能不提及课堂提问,通过对新课程下中小学教师《课堂提问技能指导》发现教师提问屮一些问题,就此发表一些体会。教育家叶圣陶先纶曾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与,而在于相机诱导。”初中新课改理念中也多次提到教师的提问要达到效果,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初中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究心理,教师的提问若能紧紧抓住他们的这一心理,定能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启迪他们的思维,同吋还能增进师生交流,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所以西方学者德加默有“提问得好即教得好”的看法。通过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这种看法颇有道

2、理。1.提问要面向全体,切忌针对个别学生或部分学生我一直认为应该先提出明确的问题再找学生回答。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但是,有的老师却走入了这样的误区:当某个学生开小差了,他(她)冷不丁地提起来让其冋答某个问题,即提惩罚性问题;当提问若干问题时,一直采用按一横排或一竖排的方式,久而久之,其他学生对老师所提的问题就不再关心,因为他们以为“事不关己”,所以就会“高高挂起”。这样不利于教师的教学,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而且还很容易使师生关系僵化。1.提问要有难度和深度,切忌简单肤浅课堂提问的日的是启发学生思维,若仅提一些记忆型的问题,要求学牛

3、根据书本做直接的回忆或对具体事实做回答,或者仅让学乞做“对不对”或“是不是”的回答,都不能很好地促进学生积极进行发散思维、主动进行探究学习,也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我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努力学会提探究性和启发性问题,即能启发学生思维的问题。2.提问后要留思考时间,切忌急躁、没耐心初中生有强烈的表现欲,对于老师的提问大多认为是展示自己的大好时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后一定要根据问题难易程度给学生留恰当的思考时间,以便使学生的回答更加系统、完善,使用的语言更加准确、到位,同时还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來。这样,不仅训练了学生的思考能力,提高了课

4、堂参与率,而且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与成就感,同时也增进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可谓一箭三雕。3.提问要因人而异,切忌不切实际孔子在两千年前就提出“因材施教”的思想,现在它仍是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应用于课堂提问中,则应该因人施问。所以,在选择学生回答问题时,应该因人而异:难度大的问题由优等生回答,一般的让中等生回答,较容易的让学困牛.回答,比较专门的问题则让这方面有特长的学牛回答。当然,学生的回答有时不是那么令人满意,尤其是学困生,这时就要求老师一定要做到尊重学生,正确评价学生,及时充分肯定其可収之处,然后再给他一次成功回答的机会。实践证明,这样的因人施问对培养各层面

5、学纶的学习兴趣,尤其是消除中等生与学困生对回答问题的畏惧心理有很好的效果。1.提问时要血带微笑,切忌态度生硬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教师的面部表情、语言语调、举手投足以及师生间的人际距离,对学生的思维活动开展都有一定的影响。如提问时教师表现出不耐烦,动辄训斥、刁难,则会使学丰惧怕、回避,甚至半厌,阻碍教学进程。相反,老师面带微笑、用期盼与鼓励的目光则能增强学生的信心,使其思路清晰,回答准确,语言优美,从而更加喜爱老师及该项课程。总之,为了实现“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素质”和“提高学生探究思维能力”,让我们共同来关注提问的技巧与方法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