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3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27讲西方人文主义.

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3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27讲西方人文主义.

ID:42478759

大小:150.13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9-15

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3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27讲西方人文主义._第1页
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3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27讲西方人文主义._第2页
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3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27讲西方人文主义._第3页
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3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27讲西方人文主义._第4页
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3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27讲西方人文主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3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27讲西方人文主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13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27讲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与文艺复兴教师用书新人教版时空坐标萌芽发展►成熟古希腊思想家对“人”的重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公元前5世纪14世纪15世纪16世纪1517年18世纪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美术三杰”马丁•路德孟德斯鸠、伏尔泰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九十五条论纲”卢梭、康德单元主旨西方人文精神最初起源于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他们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14、15世纪以來,面对教会的反动统治,人们再次高举人文主义的大旗,先后掀起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基本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枷锁和腐朽统治。17

2、、18世纪的启蒙运动高举科学与理性的大旗,把人文主义发展到一个崭新阶段,启蒙思想成为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社会的强大武器。人文精神的起源、延续和弘扬体现了西方文明和人类文明演进的历程。第27讲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与文艺复兴高考三大能力培养

3、分层识记小:点理解自主应用考点1丨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NO.1识记——主干梳理•知识自查一、背景1.政治条件:公元前5世纪,雅典等一些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2.经济条件:古希腊奴隶制经济的繁荣。3.主观条件:人在社会屮的地位日益突出。二、概况代表主张意义智者学派①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②反对迷信,强调自由③社会道德方面,不应该强求一律树立

4、了人的尊严和权威,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苏格拉底①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②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③善是人的内在灵魂,教育对美德同样重要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柏拉图①关注的焦点是人类社会②根据柯慧品德把每个人明确分工,各司其职③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亚里士多徳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特别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概念阐释]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1)把探讨重点从认识口然转移到认识社会。(2)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和绝对权威。(3)强调人的价值,崇尚人的理性,追求思想自由。(4

5、)重视知识的作用,强调好学深思,发挥人的主体作用。NO.2理解——史料研习・史论归纳核心问题比较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的思想史料一①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②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万物存在与否,全在人的感觉。③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道徳标准。”“一阵风吹来,你觉得冷它就是冷的,你觉得热,它就是热的。”普罗泰格拉史料二你们不能只追求荣誉和享圧,要知道,④知识才是美德。你们不能只注意金钱和地位,而不注意智慧和真理。你们不要老想着人身和财产,而首先要改善你们的心灵。

6、金钱不能买到美德,美德却能产生一切美好的东西。这就是我的教义。苏格拉底[学会读史]主旨归纳信息解读史料一:智者学派的主张①“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f反对盲从、迷信神②“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一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的作用和价值③“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道德标准”f重视人的感觉,强调人的自由史料二:苏格拉底的主张④“知识才是美德”f强调美德的重要性[学会用史](1)根据史料一,概括普罗泰格拉的主要思想,并评价他的这些主张。[提示]主要思想:提倡怀疑精神,反对盲从和绝对权威;“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的作用和价值

7、;重视人的感觉,强调人的自由。评价: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标准,肯定人的价值,树立人的权威。否定了制度、法律和道德对人行为的约束力,不利于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徳。(2)根据史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史料体现的苏格拉底的主张。反映了雅典社会当时具有怎样的社会特征?[提示]主张:“美德即知识”。社会特征: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希望重建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城邦制度。(3)根据史料一、二,分析说明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思想的差异。[提示]智者学派追求个人功利的最大化,忽视社会道徳价值体系的建立。苏格拉底主张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徳价值观,探求人的道徳本性,确立和谐有序的社会道徳价值体系,建立

8、一种理性主义的道德哲学。史论归纳苏格拉底和智者学派思想的异同看精形撤课(1)相同点:都把人类以及人类的生存环境作为探究的对象,重视人的价值和作用。(2)不同点①对人的看待上:苏格拉底更重视人的伦理道德,追求人生真谛,主张“美德即知识”;反对智者学派的唯我主义和怀疑主义,认为真理应该有客观标准。②政治主张:智者学派主张民主政治,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主张有知识、有道德的少数人治国,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③智者学派主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