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寄生虫病学之昆虫病与原虫病学

动物寄生虫病学之昆虫病与原虫病学

ID:42486918

大小:2.04 MB

页数:63页

时间:2019-09-16

动物寄生虫病学之昆虫病与原虫病学_第1页
动物寄生虫病学之昆虫病与原虫病学_第2页
动物寄生虫病学之昆虫病与原虫病学_第3页
动物寄生虫病学之昆虫病与原虫病学_第4页
动物寄生虫病学之昆虫病与原虫病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动物寄生虫病学之昆虫病与原虫病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篇昆虫病学绪论蛛形纲、昆虫纲、甲壳纲、五口虫纲一形态特征左右对称的无脊椎动物,身体分节,且各节发生不同程度的愈合而形成头、胸、腹三部分。每一体节有1-2对附肢,且附肢亦分节。体表具有几丁质的外骨骼,体内各器官、系统完善。体腔为混合体腔,内充满血液(血腔)。二发育雌雄异体,两性生殖。虫卵→幼虫→成虫,但要进行脱皮,发生变态。1完全变态卵→幼虫→蛹→成虫幼虫与成虫形态、生活习性不相同。如:蝇类2不完全变态虫卵内孵出幼虫,经幼虫期发育为成虫。(1)渐变态:幼虫和成虫形态、生活习性上很相似,幼虫阶段除第一期幼虫外,称为若虫。卵→L1→若虫→成虫。如:蜱、螨(2)半变态:幼虫、成虫在形

2、态、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卵→L1→稚虫→成虫如蜻蜓三对动物危害方式1直接危害(1)叮咬、搔扰(2)增加营养消耗 (3)引起特异性疾病如:螨病、蝇蛆病2间接危害传播多种疾病(细菌、病毒、寄生虫)传播方式:(1)机械性传播:昆虫本身是病原发育、传播所不必需的,仅在其体表暂时存活。如虻传播伊氏锥虫。(2)生物性传播:病原进入昆虫体内,并要在其体内进行发育、繁殖才能达到感染阶段。病原对昆虫要求严格。(3)遗传性传播(经卵传递):病原进入昆虫体内的生殖器官中,并进入卵内,待虫卵孵出幼虫时,又传给其它动物。如:微小牛蜱传播双芽巴贝斯虫,可传7代。第一章蜱螨病第一节蜱病硬蜱科(种类多)节肢动物

3、门、蛛形纲、蜱螨目、蜱总科软蜱科(少数)纳蜱科(一个种)全世界发现900余种,我国已报导120余种。一硬蜱的形态构造1外部形态卵园形,背腹扁平,头、胸、腹完全愈合,呈黄色或褐色。p3-1-1.jpg假头p3-1-2.jpgp3-1-3.jpg躯体假头基第一节短(1)假头须肢1对第二、三节长口器第四节短,位于第三 节的凹陷内定趾(内侧)螯肢1对螯肢干口下板螯肢鞘动趾(外侧)(2)躯体背面p3-1-1.jpg雄蜱有一几丁质盾板遮盖整个背面;雌蜱盾板只盖前面部分。腹面p3-1-4.jpga四对足(幼蜱三对)位于前半部两侧,每足分为六节(基、转、骰、、跗、后跗节),第一对足跗节

4、背侧有哈氏器。b生殖孔:前半部中央;肛门:后半部中央气孔及气门板:第四对足基节的后外侧c生殖沟肛沟肛前沟肛后沟肛后中沟d几丁质板(雄蜱):生殖前板(1)中板(1)侧板(2)肛板(1)肛侧板(2)副肛侧板(2)肛下板(2)2内部构造二分类硬蜱科有12个属,与家养动物有关的有6个属。三发育p3-1-5.jpg不完全变态:卵→幼蜱→若蜱→成蜱根据硬蜱各发育阶段吸血是否更换宿主,可分为三种类型:p3-1-6.jpg1一宿主蜱:蜱在一个宿主体上完成幼蜱至成蜱的发育,成蜱饱血后才离开宿主落地产卵。如:微小牛蜱2二宿主蜱:蜱的幼虫及若虫在一个宿主体上吸血,而成蜱在另一个宿主体上吸血,饱血后

5、落地产卵。如:残缘璃眼蜱3三宿主蜱:幼蜱、若蜱和成蜱分别在三个宿主体上吸血,饱血后都需要离开宿主落地蜕皮或产卵。四危害1直接危害p3-1-7.jpgp3-1-8.jpg吸血引起贫血、消瘦并损伤皮肤引起继发感染;其毒素可引起蜱瘫痪。2间接危害传播疾病五防治1消灭动物体上的蜱(1)手工、机械灭蜱(2)药物灭蜱2消灭动物圈舍内蜱3消灭自然界中蜱(1)超低容量喷雾马拉硫磷等(2)生物防治寄生蜂、真菌。4免疫及遗传防治选育抗蜱畜种及抗蜱免疫,澳大利亚重组疫苗已投入市场。第二节螨病由疥螨科、痒螨科及蠕形螨科的螨所引起的接触性、慢性皮肤病。一疥螨科螨病疥螨属突变膝螨疥螨科膝螨属背肛螨属鸡膝

6、螨1疥螨病(1)病原形态p3-1-9.jpgp3-1-10.jpg虫体小,近园形,灰色,背面隆起,腹面扁平,身体上有横、斜的皱纹。头、胸、腹完全合并在一起,可分为假头和躯体两部份。①假头短而宽,蹄铁形,咀嚼式口器(由一对须肢、一对螯肢组成,无口下板)。②躯体背面前部有一几丁质呈长方形的胸甲,后缘处有一肛门,身上有棘(刺)突,两边有对称的刚毛。腹面有4对足,粗短,园锥形,前2对位于虫体前1/3向前伸,比后足长,可从背面看见;后2对足位于虫体后1/3,伸向后方,短,背面不能见到。每对足基部有一呈“Y”字形的角质化支条,第一对足的支条合并成长干,足的末端有吸盘或长刚毛。吸盘有长柄,

7、且柄不分节。雄螨有1、2、4对足上有吸盘,3对足上只有长刚毛;生殖孔位于第4对足间,周围有呈倒“V”字形的几丁质构造。幼螨只有三对足。若螨4对足,但无产卵孔。卵长椭圆形,灰色,卵内常有一幼螨。(2)发育史p3-1-10.jpgp3-1-11.jpg卵→幼螨→若螨→成螨(3)流行病学①分布②感染途径③流行季节冬季及初春喜阴暗、潮湿④发病年龄⑤诱因⑥带螨现象⑦宿主特异性伪疥螨病(4)致病作用皮肤损伤,引起剧烈痒觉,皮肤发炎形成小结节或形成水泡,破后形成痂皮,皮肤增厚,弹性降低形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