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语文期末考试升学题库-08真光一模

中小学语文期末考试升学题库-08真光一模

ID:42511212

大小:645.6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9-16

中小学语文期末考试升学题库-08真光一模_第1页
中小学语文期末考试升学题库-08真光一模_第2页
中小学语文期末考试升学题库-08真光一模_第3页
中小学语文期末考试升学题库-08真光一模_第4页
中小学语文期末考试升学题库-08真光一模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小学语文期末考试升学题库-08真光一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广州市真光实验学校2008年中考模拟题说明:1、2、3、4、全卷共8页,其中4页为问卷,4页为答卷,答案全部写在答卷上,问卷上作答视为无效全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答卷前,考生必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按要求填写在答卷密封线左边的空格内。答题可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按各题要求答在试卷上,但不能用铅笔或红笔。一、基础整合(28分)请指岀其中读音完全一致的一组。(2分)Bqi收讫默契祈祷•••Dling棱角凌驾凝望■■—1、下面是一个同学整理常用字读音的作业,Ahui会计阴晦污秽•••Cjiang上使外将兵木區倔理2、句屮词语

2、使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A她虽然占领了全床,但也有情有可原的地方,于是我开始退让她。B他穷愁潦倒,当了几年的车夫,现在也是一无所有。C小红长得低眉顺眼、乖巧伶俐,很逗人喜欢。D圆明园,在轻雾弥漫的晨曦中依稀nJ见,煞是美丽。3、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修改:删去“一直”或“始终”。修改:删去“通过”或“使”。修改:将“健壮”改为“充沛”。修改:“一切”放到“人类的”后面。)(2分)A上中学以来,他一直始终参加学校田径队训练。B通过这次小提琴比赛,使她的自信心增强了。C到了退休年龄的他,精力和身体都还很健壮。D我们要利用一切人

3、类的优秀成果,为祖国服务。4、下列诗句能与“四面湖山归眼底”构成对偶的一句是(A万家忧乐在心头B.千树万树梨花开C.一江春水向东流D.两岸青山相对出5、“燕子是一种很聪明的鸟。欧洲的燕子在向南方越冬飞行时,能够发现并穿越阿尔卑斯山的隧道。”这段话所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o(2分)A.打比方B.举例子C.拟人化D.下定义6、根据所给出的句子,另外仿写一个,形成并列句式。(2分)人生如一首诗,应该多一些悠扬的抒情,少一些愁苦的叹息。人生女U,应该多一些,少一些7、古诗文默写(11分)(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A.登斯楼也,则有

4、心旷神怡,宠辱偕忘,B.学而不思则殆,思而不学则罔。D.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F.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4分)把酒临风,喜气洋洋。C.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繁。E.奉命于败军Z际,受任于危难Z间。(2)根据课本,给下列古诗文补写上句或下句。(六题只选四题作答)(4分)①醉翁之意不在酒,o②,落花时节又逢君。①烽火连三月,O②,水中藻荐交横,盖竹柏影也。⑥造化钟神秀,O(3)理解性默写(4分,但第7题总分不得超过10分)描绘事物时可以充分调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器官,请你古代诗文屮找出运用某一器官进行描述的语句。听觉

5、:视觉:嗅觉:触觉:8、解释下面文言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5分)(1)—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3)尉果笞广。(■(4)两股战战,几欲先走(■(5)卧右膝,i出右臂支船(二、古诗文阅读(13分)(一)读诗歌,冋答9-10题。秋)《陈涉世家》)《曹刿论战》《爱莲说》《口技》)《核舟记》味觉:(5分)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9、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6、。B.“夕阳西下”一句,将前而九个独立事物统一到一幅画面屮,有一种凄凉Z美。C.全篇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因此更加动人。D.这首小令仅用28个字,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10、“天净沙”是,“秋思”是。点明全篇主旨的句子是o(二)阅读《桃花源记》片段冋答11-13题(8分)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SZ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英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知外人。黄发垂聲,并怡然自乐。见渔

7、人,乃大惊,问所从來。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111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11、解释加点的词。(2分)①无论魏晋:②便要还家:•••12、翻译句子。(4分)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②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13.在陆游诗屮哪两句也算恰到好处地体现了“林尽水源”“仿佛若有光”“初极狭”“豁然开朗”这样一波三折意境?(2分)三、现代文阅读(19分)(一)阅读

8、《敬业与乐业》回答14-18题(12分)本题主眼,自然是在“敬”字、“乐”字。但必先有业,才有可敬、可乐的主体,理至易明。所以在讲演正文以前,先要说说有业之必要。孔子说:“饱食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