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昌白果园陡山沱组层序地层及磷块岩成因研究_密文天

湖北宜昌白果园陡山沱组层序地层及磷块岩成因研究_密文天

ID:4253245

大小:1.51 MB

页数:10页

时间:2017-11-30

湖北宜昌白果园陡山沱组层序地层及磷块岩成因研究_密文天_第1页
湖北宜昌白果园陡山沱组层序地层及磷块岩成因研究_密文天_第2页
湖北宜昌白果园陡山沱组层序地层及磷块岩成因研究_密文天_第3页
湖北宜昌白果园陡山沱组层序地层及磷块岩成因研究_密文天_第4页
湖北宜昌白果园陡山沱组层序地层及磷块岩成因研究_密文天_第5页
资源描述:

《湖北宜昌白果园陡山沱组层序地层及磷块岩成因研究_密文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8卷第3期沉积学报Vo.l28No132010年6月ACTASEDIMENTOLOGICASINICAJun.2010文章编号:1000-0550(2010)03-0471-10¹湖北宜昌白果园陡山沱组层序地层及磷块岩成因研究密文天林丽庞艳春李德亮马莉燕(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成都610059)摘要新元古代陡山沱期是扬子地台重要的成磷期,鄂西白果园磷块岩就形成于当时海侵不断扩大的过程中。白果园陡山沱组位于黄陵背斜西北部,磷矿赋存于陡山沱组下部。对白果园剖面进行层序地层学研究,将南沱冰期后沉积的陡山沱组和灯影组划为一个二级层序。含有磷

2、块岩的陡山沱组,代表了南沱冰期后强烈的海侵活动的特点,将其划分为六个三级层序,磷块岩形成于第一个三级层序内。在层序1的海侵体系域上部与高位体系域下部所反映的潮下带,砂屑磷块岩品位很高。冰期时的物理风化和陡山沱期化学风化作用将地表含磷物输入海洋,海侵引发的上升洋流携带富磷海水涌入浅水区,为磷块岩在层序1内的形成提供了物源与动力条件。初次海侵对磷矿形成十分有利,高品位的含磷层对应于最大海侵阶段。采用地球化学方法对含磷岩系进一步研究后表明,生物有机质对白果园磷块岩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大冰期过后陡山沱期新的古海洋生态系统开始构建,使生物生产率迅速恢复

3、,为生物有机质的成矿作用提供了机遇。其有机碳含量介于盆地型磷块岩与台地型磷块岩之间,显示了泥页岩)碳酸盐岩型含磷岩系Corg含量的/过渡性0特点。由于其含磷岩系形成的环境为半局限性滞留洼地,白果园磷块岩是弱还原)弱氧化环境的沉积产物。与邻区贵州瓮安的台地型磷块岩进行对比,台地型磷块岩由于更为氧化的环境而具有低Corg和高PO特点。通过与早寒武世云南昆阳磷矿的对比,发现能量较高并具有丰富藻类的潮下带为磷块岩形成的优势25区带,但白果园不具备昆阳磷矿的藻滩成磷环境。所以,白果园磷块岩的形成是海侵作用和生物有机质的参与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关键词

4、震旦系陡山沱组层序地层磷块岩成因沉积环境湖北宜昌第一作者简介密文天男1982年出生博士研究生古生物学与地层学E-mai:lmiwentian1982@163.com中图分类号P539.2文献标识码A[5]位。在磷块岩的沉积序列方面,胡珞兰等将鄂西0前言陡山沱组磷块岩分为五个层位,根据每层的类型与构黄陵背斜西北翼的白果园陡山沱组由于含有磷造,提出了磷块岩的宏观与微观沉积序列,按序列的块岩矿床而备受关注。在地层学及层序划分方面,范发育程度划分出完整型、不完整型和无序型三种,总[6]德廉等将白果园陡山沱组分为4个岩性段,磷块岩赋结了序列类型与磷块

5、岩品位间的关系。在磷块岩[1]存于第一岩性段内;王自强等对黄陵背斜的东、南成因方面,牟南等对上扬子区震旦纪)寒武纪不同类和西翼3组震旦系剖面进行层序地层学研究,划分出型的磷块岩研究后认为,古陆风化剥蚀的产物成为潮[2]14个层序,建立其震旦系等时层序地层格架;柳永坪型磷块岩的磷质来源,而台地型磷块岩的磷质可能[7]清等认为峡东震旦系为缓坡型台地碳酸盐岩沉积序为热点活动与上升洋流共同提供;在同位素年代列,陡山沱组从下至上发育内缓坡相的潮上带)潮间学方面,刘鹏举等报道了在黄陵背斜北翼陡山沱组中带含膏盐萨布哈、环潮坪碳酸盐岩和陆源碎屑岩混积部所获

6、得的锆石SHRIMPÒU)Pb年龄(614?7.6[3]及中外缓坡相潮间带)潮下带和盆地相沉积。在Ma),这是首次在陡山沱组中部获得锆石年龄,为确[8]磷块岩矿床的生物成矿作用方面,白果园附近樟村坪定磷块岩的沉积年龄提供了年代学依据。在鄂西陡山沱组含磷地层发现了球状、丝状蓝菌及多细胞藻磷块岩的区域分布与古地理研究方面,杨刚忠等对宜[4]类化石等;陈辉能等对鄂西台地东部陡山沱期微昌北部中磷层地质特征及富矿带展布进行研究,认为[9]生物泥丘的聚磷控矿作用进行研究,认为生物泥丘为与下磷层相比,其富集中心明显北移;郑文忠等对磷矿床的容矿体并直接控制

7、着矿床的形态和品鄂西陡山沱组磷块岩地层进行了划分与对比,认为磷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743016)、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0(批准号:20070616014)和中石化海相油气勘探前瞻性项目(编号:G0800-06-25-319)联合资助。收稿日期:2009-06-10;收修改稿日期:2009-09-27472沉积学报第28卷块岩受古地理控制沉积于局部地区海底地形相对低云岩可与/盖帽白云岩0对比;上部出现条带状、致密[10]洼处,根据对比白果园缺失最上部含磷层。樟村层状磷块岩,为砂屑磷块岩和团粒磷块岩,向上白云[

8、12]坪断裂带的陡山沱组含磷地层产出大量微体生物化岩增多。第二段下部为灰色薄层泥质白云岩;上石说明当时生物繁盛,其附近的白果园地区磷块岩成部为浅灰色中)厚层白云岩,含燧石透镜体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