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理数试题含解析

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理数试题含解析

ID:42537357

大小:429.51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9-17

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理数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理数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理数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理数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理数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理数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吉林省实验中学2016届髙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理数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i是虚数单位,复数誉A.2+41B.l+2iC.—1—2iD.2-i【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芒(—)(*)(3+,)(1+J3+3,+I=m,故选b.考点:复数的运算.2.若cos.=-

2、G是第三象限的角,则sin(<74-—)C.7^210【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sin(a4-

3、—)=sinacos—4-cosasin—=--x—-—=5444525210故选C・考点: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数据5,4,4,3,5,2的众数是4B.一组数据的标准差是这组数据的方差的平方C.数据2,3,4,5的标准差是数据4,6,8,10的标准差的一半D.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小长方形的面积等于相应各组的频数【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数5,14,3,5,2的众数是4和5,A错;一组数据的标准差是这组数据的方差的算术平方根,B错;由标准差公式,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小长方形的面积等于相应各组的频率,D错.故选C・考点:

4、统计数据的数字特征,众数、方差、标准差、频率分布直方图.3.在等差数列{%}中,a2=1,a4=5则{〜}的前5项和S5=()A.7B.15C.20D.25【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q+%=+。4=6,S5=J=5X6=]5,故选b.考点:等差数列的性质,等差数列的前斤项和.4.某儿何体的正视图和侧视图均如图1所示,则该儿何体的俯视图不可能是()【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由正视图和侧视图知,儿何体可能是两个圆柱的组合体时,俯视图为A,儿何体是圆柱与正四棱柱的组合时,俯视图为B,儿何体是圆柱与底而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三棱柱的组合时,俯视图为

5、C,如果俯图是D,正视图和侧视图不可能相同.故选D.考点:三视图.5.一质点运动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为r(f)=t2-f+2,质点做直线运动,则此物体在时间内的位移为()14171311A.—B.—C.—D.—【答案】B【解析】考点:积分的物理意义.3.学校为了调查学生在课外读物方面的支出情况,抽出了一个容量为刀II支出在上单调递增,且满足Ai-^)+Ai+x)=o,给出下列判断:①f⑸=0;②H力在上是减函数;③代劝的图象关于直线X=1对称;④fCv)在%=0处取得最大值;⑤代劝没有最小值.其中正确判断的序号是•【答案】①②④【解析】试题分析:由/

6、(l-JC)+/&+2)=/0)对称,因此在[1,2]也单调递减,在[2,3]上单调递増,所以①②④正确,③⑤错误,事实上/(2)就是最小值.考点:函数的奇偶性与周期性,抽象函数的性质.【名师点晴】本题考查抽象函数,市于

7、函数只给出了一些特征、性质或一些特殊关系式,而没有给出具体的函数解析式,因此解决抽象函数问题需耍有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以及灵活运用函数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抽象函数都以具体函数为模型的,因此对于填空题与选择题,我们可以借助于具体的函数模型来研究其性质,达到快速得出结论的目的,7TY象本题考虑函数/(%)=COSy,验证会发现①②④正确,③⑤错误.对于解答题,也可以借助于具体的函数模型來來提供研究方向,得出解题方法.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说明文字,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满分12分)在△ABC中,a,

8、b,c分别为内角A,B,C的对边,且2asinA=(2a+c)sinB+(2c+h)sinC,(I)求A的大小;(II)求sinB+sinC的最大值.【答案】(I)120°;(II)1【解析】试题分析:(I)求角/的犬小,从已知可看出,把已知条件用正弦定理化为边的关系,然后用余弦定理可得;(II)由(I)0+C=6O。,因此可把+化为一个角的三角函数+=+再由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化为一个三角函数,可得最大值.试题解析:(I)由已知,根据正弦定理得2/=(”+c)b+(2c+bX即a1=b1+c1+bc由余弦定理得/=沪+疋一IbccsA故cosA=

9、——?A=120°6分2(II)由(I)得:sin月+siuC=sinB+siu(60。一0)=¥s0+扌sin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