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ID:42544364

大小:13.2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17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学设计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学设计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学设计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学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1  望天门山设计者:东港市实验小学  陈雪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感悟理解诗句的意思和意境,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3、通过诗中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教学重点: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诗。教学难点:体会古诗的意境及特点,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理解题意。1、创设意境师:同学们喜欢画画吗?下面老师给同学们画一幅画,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都画了些什么?谁能用几句简练的话描述一下画面。(彩粉笔画)

2、生:2,3人说师:同学们说得真好,下面老师再画几笔,谁能接着描述画面。师:同学们的语言真丰富!青山、绿水、红日、白帆,多美的风光啊!同学们,我们的祖国风光秀丽、景象万千,大好河山之壮美千古以来为人们所喜爱。在唐代(板书:唐),有一位诗人,他就游历了许多名山古川,写下了千首绝句,被人们称为诗仙,又称游侠,他就是李白(板书:李白)诗人爱山水,就把它写下来,老师爱山水,就把它画下来中,同学们爱山水吗?既然你们也爱,那么我们就一起来学习21课(板书:21)李白的一首绝句吧!2、释题(1)、老师写的是象形字,谁来说说这是什么字?(

3、山)板书:山(2)这是什么字?(人)古人认为头是人体最高的部分,后来引申为比头还要高的地方,那就是天(板书:天)(3)、天山,说明这山……(4)、这是什么字?(门)门山,说明这山……(分成两部分,山山相对)(5)、齐读“天门山”。天门山,天门山,顾名思义,根据它的名字,我们就知道了这座山的特点,高而对峙。(投影出示:天门山定义)(6)、我们继续看黑板,这是什么字?(望)什么叫望(看)怎样看(向远处看)(7)、齐读课题二、读通诗文,初悟诗意。1、天门山究竟是怎样的山呢?李白在这儿望到了什么,又是在什么位置望的,请同学们打开

4、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读不准的字音多读几遍,在读不懂的地方打一个问号。2、投影出示生字。指导读音书写。3、学生试读练读古诗。要求:咬准字音4、同学们,我们读诗的时候,除了咬准字音,还要注意节奏,怎样读出节奏呢?老师范读。5、投影出示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种节奏就是朗读古诗常用的2221法,请同学们运用这种节奏方法练习朗读。生:练指读2,3名师:读出诗歌节奏的韵律美来。6:同学们,我们常说诗画诗画,一首诗就是一幅画,如果说这首诗是一幅画,画里都

5、有些什么呢?请你再读读,画出读中写景的词语,谁能告诉大家,你看到了哪些风景?生:……师:把你们的回答综合起来,就写了这些景物(投影出示)天门、楚江、孤帆、日(用红色标出在原诗中)生:指读三、逐句细解,领悟诗意。1、学习第一句诗。师:诗中哪句写到天门山?(出示第一句)生:指读师:传说中这天门山原是闭合的,只因一把利剑以不可抵挡之势将它劈开(“开”字翻转)齐读这句话,你找到这把利剑了吗?生:楚江师:什么是楚江,看大屏幕:楚江定义生:读2、学习第二句诗师:楚江的水又是怎样的水啊!(出示第二句)生:齐读第二句师:看“回”字,回的

6、形状是怎样的?什么意思,什么叫至此回?师:为什么至此回呢?看老师画,根据老师的演示说说为什么至此回。生:湍急的河水流到这里受到了山的阻挡又形成了巨大回旋,又转头浩荡而去。师:山被水撞开,水又被山阻挡,一个“回”字写出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我们读出刀砍剑劈般险峻的天门山,读出汹涌而出的楚江水,前两句齐。师:男生就是山,女生就是水,男读山,女读水(齐)3、学习第三句诗师:你们读出了山的气势,水的澎湃,还有哪句写出了山的气势?(出示第三句)师:我们请过道两边的这排和这排同学起立,你们就是两岸的青山,齐读这一句,听的同学体会诗句

7、意思。4、学习第四句诗师:请同学们观察两岸的青山相对着,怎会有出来的感觉呢?(出示第四句)师:哦,原来是诗人乘舟沿江而下,由远而近,欣赏天门山,就像从门里出来一样。读第四句,指读,再指读。师:请坐,学到这里,你知道李白在哪望天门山了吗?师:是的,看在那水天相接的地方,一条小船慢慢地驶过来了,让我们和诗人一道坐上这只小船,望见这样的山——(全班齐读第一句),望见这样的水——(全班齐读第二句),小船顺流而下,从两山之间穿过,只见(全班齐读第三句),穿过狭窄的河道,看见的又是——(指读第三句),再拐过一道弯,看见的还是——(指

8、读第三句),这是因为——(齐四句)5、学习全诗的意思。师:根据老师的板画以及书上的注释,练习说说诗的意思。指说后,投影显示全文大意。四、诵吟古诗,拓展积累。1、了解背景师:你知道吗?每首诗的背后都是有故事的,请看大屏幕你知道吗?原来是这样的:唐玄宗开元13年,25岁的李白第一次离开家乡,怀着济世安民的雄心壮志,又带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