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古诗词教学目标定位

浅谈小学古诗词教学目标定位

ID:42553902

大小:28.5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17

浅谈小学古诗词教学目标定位_第1页
浅谈小学古诗词教学目标定位_第2页
浅谈小学古诗词教学目标定位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古诗词教学目标定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古诗词教学目标定位平溪小学周光丽古诗词文质兼美、意蕴深远,而且兼具音韵之美,是我国几千年文明代代相传的凭借与标志之一,是小学语文教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古诗词与现代白话文有着显著的差异,使学生在学习与理解古诗词时有一定困难,再加上应试教育着眼考试的需要,把朗读、背诵、默写作为古诗词教学的仅有目标,以至于小学六年下来,学生虽背了一肚子的古诗词,却是首首生吞活剥,鲜有收获。因此,我们必须要对古诗词教学的价值与作用有清醒的认识、合理的定位,进而制定出正确的教学目标。如果说在小学低年级,我们教学古诗词还可以仅着眼于“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

2、步的情感体验”,到了中高年级,我们就应把古诗词教学目标定位为“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策略也为古诗词教学指明了方向。我认为,在古诗词教学中,除了简单的“读背默”外,还应该引导学生入境、移情、品味。一、入境  古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结晶,是古代诗人智慧的产物。古诗词的创作讲究心物感应、情景相生。新课标提出在古诗词教学中要“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我们应该适时引导学生走入古诗词描绘之境。唐代诗人王昌龄

3、所提出诗歌三境:物境、情境和意境。物境最浅,情境次之,而意境最深,对于学生的理解难易来说,也是如此。我们一旦把入境作为教学目标,就可以由浅入深,依次引导学生由物境再到情境,最后进入意境,如此才是学生理解古诗词的最佳路径,也是他们理解与感悟古诗词的最有效方法。二、移情之所以要把“移情”作为小学中高年级古诗词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因为相对中低年级的学生而言,高年级学生在前期已经学习了不少古诗词,有了一定量的积累。这些积累对学生而言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他们可以将其作为垫脚石从而看到更多、更美的风景;对教师而言这些积累将会避免在教学中出现对牛弹琴式的无奈,让移情成为可能。此外移情是入境达

4、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入境达到一定程度,学生就会通过想像把自我情感移入到对象之中,产生代入感,达到我非我的境界,从而实现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的效果,这就实现了移情。对古诗词教学来说,能不能引导学生实现移情将直接关系到我们对该首古诗词教学的最终效果。  三、品味  我们教学古诗词是为了使学生学为所用,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所以学生仅实现了入境与移情,达到我非我的境界还是不够的,我们还得引导他们跳出古诗词,达到我还是我的境界,以便回头认真审视与品味这首古诗词。  品味是对所学古诗词的一种回味与赏析,它包括对古诗词中字词、韵律之美的品味,如教学《望洞庭》时,我们完全可以引导学生品味:你觉

5、得这首词中哪些字词用得好?为什么说它用得好?当然,品味还包括对古诗词中所蕴含的情感之美的品味,更进一步,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对作者创作这首古诗词的主旨进行品味:你觉得作者通过这首词想向我们表达什么?对古诗词表达主旨的品味通常有一定的难度,这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多了解一些作者的人生经历、写作背景,甚至是前人对这一古诗词的评述等,只要我们引导有方,相信学生一定能够有所体察。  我们在教学古诗词时只有真正引导学生去品味了它,才可能达成教学目标的全部要求。因而,我们确立“入境”“移情”“品味”这三大过程与方法性目标,并努力去达成它们,就是为了能在小学高年级古诗词教学中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6、并达成相应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这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辅相成的关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