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考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五大规律正确把握练习专题检测(四)地壳物质运动规律

全国高考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五大规律正确把握练习专题检测(四)地壳物质运动规律

ID:42563586

大小:735.56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9-17

全国高考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五大规律正确把握练习专题检测(四)地壳物质运动规律_第1页
全国高考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五大规律正确把握练习专题检测(四)地壳物质运动规律_第2页
全国高考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五大规律正确把握练习专题检测(四)地壳物质运动规律_第3页
全国高考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五大规律正确把握练习专题检测(四)地壳物质运动规律_第4页
全国高考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五大规律正确把握练习专题检测(四)地壳物质运动规律_第5页
资源描述:

《全国高考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五大规律正确把握练习专题检测(四)地壳物质运动规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专题检测(四)地壳物质运动规律—、选择题(2016-浙大附中棋拟)下图为沿海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和岩层形态示意图。读图回答1〜21.P地的海拔最可能为()A.0mB.500mC.800m2.R段河谷的主要成因是()A.向斜槽部,挤压弯曲而成C.断层陷落,流水侵蚀而成D.1200mB.背斜顶部,流水侵蚀而成D.雪域高原,冰川侵蚀而成解析:l.D2.B第1题,图中等高距为500m,根据闭合等高线判读原则“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可知,P点海拔介于0〜500m之间,也可能介于1000〜1500m之间,故选D。第2题,R段河谷位于背斜顶部,受流水侵蚀作用而成。(2016-北京离考)下图示意平顶海山

2、的形成过程。读图,回答下题。3.平顶海山()A.为褶皱山B.由沉积岩构成C・顶部形态由内力作用塑造D.随着板块的移动没入水下解析:选D从图中可以看出在阶段I,海山是由岩浆喷发冷却凝结形成,因此该山是由岩浆岩构成的火山,A、B项错误;阶段I至阶段II火山顶部露出海面部分经外力侵蚀而消失,C项错误;图中显示岩石圈移动过程中该山不断下沉,最后被海洋淹没,形成平顶海山,D项正确。读我国南方某河谷剖面图,回答4〜5题。图例益沉积岩层遍沉积物:亍弋严],■■■3.图中①②③④地层中()A.①处地层受变质作用明显B.②处地层年龄最老C.③处地层断裂下陷D.④处地层因地壳运动而弯曲5.下图中与甲、

3、乙两处对应的位置正确的是()BCD解析:4・B5.A第4题,①处受沉积作用;②处在四地层中是最老的;③处无斷裂;④是沉积物与地壳运动无关。第5题,甲处为北岸,凸岸,乙处为南岸,凹岸。(2016-皖南八校联考)位于吐鲁番盆地的北缘,古丝绸之路北道的火焰山是吐鲁番著名的景点之一。该山以红色的花岗岩反射阳光而闻名遐迩,因此这座火焰山又称“红山”,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6〜7题。6.形成图中a处“千沟万壑”地表形态的主要原因是()B.冰川侵蚀A.流水侵蚀A.阳光暴晒崩落,风力侵蚀D.海浪侵蚀7.坎儿井是吐鲁番盆地重要的引水工程,当坎儿井水量最大的时候()A.喜马拉雅山雪线降低B.北极科考的最

4、佳季节B.直布罗陀海峡风大浪高D.巴西高原草木茂盛解析:6.C7.B第6题,火焰山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降水少,远离海洋,岩石在阳光下暴晒崩落、风力侵蚀的作用下形成了图中方处“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第7题,坎儿井的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水量最大时即气温最高,应为北半球的夏季,夏季气温高,喜马拉雅山雪线升高;此时北极地区处于暖季,适宜科考;气压带、风带北移,直布罗陀海峡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风平浪静;巴西高原为冬季,草木枯萎。(2015-全国卷I)下图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m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读图,完成8〜9题。

5、6.1975〜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A.持续淤积B.先侵蚀、后淤积C.持续侵蚀D.先淤积、后侵蚀9・推测1992〜1997年期间()A.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B.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C.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D.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解析:8.D9.B第8题,根据题意,要明确以下关系:该海域海底若以淤积为主,则近海地区海水变浅,那么水深2m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就变大,反之,该海域海底若以侵蚀为主,则近海地区海水变深,那么水深2m的位置与监測起始点的距离就缩小。从图中不难发现,此距离在1979年之前不断扩大,说明该时间段海底以淤积为主;1979

6、年至2004年两者距离总体趋势逐渐缩小,说明海底以侵蚀为主,因而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为先淤积、后侵蚀。故选D。第9题,读图可知,1992年至1997年间,水深2m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在总体上趋于缩小,说明该海域海底的淤积在持续减弱。由于该海域位于黄河三角洲近岸,所以首先要考虑这是黄河输沙量变小所致。而黄河输沙量变小存在两种可能:一是黄河水量变小导致其搬运能力降低;二是黄河流域的植被覆盖率提高导致入河泥沙减少。若该时间段黄河流域年平均降水量增加,那么黄河的水量会增大,河流输沙量能力会提高,故A错;此时段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小,会导致入海泥沙量减少,故B正确;黄河流

7、域植被覆盖率降低,进入黄河的泥沙会增多,故C错;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也会使黄河水量增加,故D错。(2016-盐城测试)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0—11题。10.甲区域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B.流水堆积A.流水侵蚀C.断裂作用A.①B.②B.褶皱挤压C.③D.④解析:10.A11.D第10题,甲区域山脊被a、b两河流近乎切断,是流水侵蚀的结果。第11题,从等高线地图上看出,b河地势比a低,水往低处流的最终结果是b河侵夺a河,a河成为b河的支流。再结合右图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