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房店地区水田改旱田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瓦房店地区水田改旱田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ID:42565769

大小:2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17

瓦房店地区水田改旱田大豆高产栽培技术_第1页
瓦房店地区水田改旱田大豆高产栽培技术_第2页
瓦房店地区水田改旱田大豆高产栽培技术_第3页
资源描述:

《瓦房店地区水田改旱田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瓦房店地区水田改旱田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瓦房店地区水田改旱田大豆高产栽培技术近年来,瓦房店地区水田改旱田种植大豆取得了平均产量2625kg/hm2的好收成,水田改旱田大豆累计种植面积达6666.67hm2o该种大豆种植方式通过整地选种、科学播种、苗期管理、合理施肥、虫草害防治等措施相配套,以及不违农时的操作,使水田改旱田种植大豆获得了稳产、丰产,效益显著。1整地选种对下一年准备改为旱田的水稻田,在水稻收割后立即进行秋翻地,使耕翻的土壤经过冬春冻化,达到表土疏松,土壤水分散失,有利于春季适时耙压和及时做垄保墻,有利于适时播种与及

2、时出全苗。对于秋季来不及耕翻的田块,在春季要勤到田间查视境情,当15〜20cm深土壤变得疏松、散落时,耍抢时间及时耕翻耙压,做到无坷垃、无堂块[1]。适时起垄、镇压保境,以待时机适时播种保全苗、壮苗。选用高产稳产大豆品种,如沈农8号、岫豆94-11、辽豆15、铁丰31号等。2科学播种抢埔情适时播种。适期播种的指标是10cm土层温度稳定在10°C以上、播种出苗的适宜土壤耕层含水量为18%〜20%[2-3]。瓦房店地区4月中旬土温即可达到要求。但影响大豆生长的关键因子是大豆花荚期的降雨量[4],而瓦房店地区的降雨量集屮在7—8

3、月,占全年降南量的50%以上。现有推广的大豆新品种生育期一般在130〜140d,因此在5月上旬播种,花荚期正处于7-8月,为最佳的播种时期,不宜过早或过晚播种。目前瓦房店地区大豆种植普遍存在密度过大的现象,播种量在75kg/hm2以上,留苗在30万株/hm2以上,不间苗。由于种植密度过大,限制了植株个体发育,导致分枝减少,单株荚数也减少,且植株生长瘦弱,易造成倒伏和病虫害发生。根据试验和高产地块的调查,水田改旱田大豆种植宜采用等距匀播方式,最佳种植密度为15.0万、18.0万株/hm2o3苗期管理水田改旱田地块的土壤,具有

4、干后硬块坷垃多,潮湿后泥泞沾锄、沾农机具,宜耕期短,地温冷凉回升慢的特性。因此,播种后种子在土壤中羁留时间长,出苗慢、晚;苗出土后,生长缓慢,小苗长势弱,迟迟不起苗。只有早耕作,增加铲趟次数,才能及时改变其弱点。早耕作是指播种后、出苗前铲趟萌生,以促进土坷垃、堂块变得细小,使原来松散漏风、不保温、蒸发量大的耕层土壤变成较紧密而疏松、通透性强、保温性能好的土壤结构,迅速提高地温,促进种子早萌发、早出土,减少种了在土壤中的羁留时间和种了体能消耗,为早出苗创造条件。小苗出土立即进行铲趟,促进地温快速回升,提高土壤中微生物活动能力

5、,增强土壤中的矿物质元素氧化反应,提高小苗根系对矿物质元素需求的置换能力,及早形成壮苗[5]。当豆苗出土后一叶一心期及时进行间苗、定苗。4合理施肥水稻田土壤多属微酸性,pll值在6.0-6.5,土壤属性冷凉。改为早田的第1年耕层土壤仍然冷凉性大;氮素过盛,矿物质元素呈拘溶性,不易被小苗吸取,造成苗期矿物质营养元素失调。应采用优化施肥措施,给土壤基施pll值呈中性的磷、钾、硅热属性肥料,以中和种了沟内土壤pH值,改善氮与速溶性矿物质元素的构成,满足大豆苗期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基施磷酸二鞍225kg/hm2、硫酸钾240kg/h

6、m2>硅肥525kg/hm2,并在苗期大豆分枝前追施乐素120kg/hm2,在大豆花期追施尿素105kg/hm2,确保水改旱的田块种植大豆获得较高的产量。5虫草害防治防治好大豆“三虫”,即:防治地下害虫,以保全苗;防治苗期害虫,以保证大豆苗期正常生长;防治大豆食心虫,以保证豆粒商品性。水田改旱田后,有杂草多、草荒重、不易根治的特点,应用人工锄草与化学•药剂除草相结合的措施,有效根治草荒。做法是在播后苗前,铲趟萌生,出苗后还要进行多次铲趟,将杂草消灭在萌芽状态。7月上旬,FH间杂草丛生,长至二至三叶期用15%精稳杀得(毗氛禾

7、草灵)乳油喷雾,用药量750g/hm2,对水750-900kg喷施于杂草±o于8月下旬进行一次人工拔除大草,杜绝草苗齐长,确保水田改旱田大豆正常生长发育。6参考文献[1]程建娣,查长久,刘成刚•大豆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7):145.[2]王玉江,苏晓萌,王忠岩,等•高产大豆新品种连豆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大豆通报,2007(3):9-10.[3]吴君,张娟,高国生,等.瓦房店地区大豆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5):83.4]孙静华,孟亚林,张淑荣,等•扎兰屯地区高油大豆与气象

8、条件的关系探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8(3):139.[5]程延喜,孔祥梅,越刚•吉林省水改旱田种植大豆技术措施[J]•吉林农业科学,2004,29(6):23-2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