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紫云晚石炭世叶状藻礁灰岩微相特征与沉积环境的研究

贵州紫云晚石炭世叶状藻礁灰岩微相特征与沉积环境的研究

ID:4257109

大小:1.47 MB

页数:7页

时间:2017-11-30

贵州紫云晚石炭世叶状藻礁灰岩微相特征与沉积环境的研究_第1页
贵州紫云晚石炭世叶状藻礁灰岩微相特征与沉积环境的研究_第2页
贵州紫云晚石炭世叶状藻礁灰岩微相特征与沉积环境的研究_第3页
贵州紫云晚石炭世叶状藻礁灰岩微相特征与沉积环境的研究_第4页
贵州紫云晚石炭世叶状藻礁灰岩微相特征与沉积环境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贵州紫云晚石炭世叶状藻礁灰岩微相特征与沉积环境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8卷第1期沉积学报Vol.28No.12010年2月ACTASEDIMENTOLOGICASINICAFeb.2010文章编号:1000-0550(2010)01-0026-07贵州紫云晚石炭世叶状藻礁灰岩微相特征①与沉积环境的研究李金梅巩恩普孙宝亮关长庆张永利常洪伦(东北大学地质系沈阳10004)摘要紫云晚石炭世叶状藻礁发育在碳酸盐岩台地边缘内。研究以碳酸盐岩微相分析为主要手段,对叶状藻礁剖面中岩石的微相特征和沉积环境研究。主要总结出6个微相类型,为生物碎屑粒泥灰岩、生物碎屑泥粒灰岩、球粒生屑泥粒灰岩、叶状藻粒泥灰岩

2、—叶状藻泥粒灰岩、腕足泥粒灰岩、生物碎屑颗粒灰岩。总结了一个在开阔台地与台地边缘过渡带上的局部相模式,由较深水的开阔台地相、叶状藻礁相、台内斜坡相和台内较浅水的斜坡相、较浅水的开阔台地相、台内浅滩相过渡,分析总结了叶状藻礁的沉积环境。微相组合及其在剖面纵向分布规律显示,剖面的总体沉积环境为潮下带浅水开阔台地环境。关键词叶状藻礁微相特征沉积环境晚石炭世第一作者简介李金梅女1983年出生在读硕士矿产普查与勘探E-mail:lijinmei1125@163.com+中图分类号P588.245文献标识码A0引言本文研究的叶状藻礁发

3、育于贵州紫云县猴场镇[1]以西约4km处,地层分区属独山—威宁分区,构造位置属贵州紫云翁刀穹隆背斜翼部,背斜核部由上石炭统组成(图1)。叶状藻的产出地层为上石炭统马平组,主要为一套深灰—灰色的块状生物碎屑灰岩。叶状藻礁属大型叶状藻礁,宽55m,高约18m,礁灰岩类型主要为叶状藻礁灰岩和生物碎屑灰岩。在紫云地区晚石炭世地层中叶状藻广泛发育,常常建成独[2]具特色的叶状藻礁。碳酸盐岩微相分析是碳酸盐岩沉积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和手段,目前国内外有关碳酸盐岩微相分析方[3~9]面的研究很多,已经取得大量成果。在研究区中[10~15]前

4、人对叶状藻礁的研究主要以古生物学和地层图1贵州紫云叶状藻礁地质、地理位置图学研究为主,对叶状藻的形态特征、藻礁的生长建造(据关长庆,2006,修改)模式已经有了深入地认识,而本文以剖面中碳酸盐岩C2.上石炭统,P1.下二叠统,P2.上二叠统,T1.下三叠统,微相分析为主要手段,对叶状藻礁灰岩的微相特征和Fig.1GeologicalandgeographicpositionofPhylloidAlgalreef沉积环境进行研究。inZiyunCountry,GuizhouProvince贵州紫云地区属于“滇黔桂盆地”,该盆

5、地作为(modifiedfromGuanChangqing,2006)扬子板块东南被动陆缘的一部分,盆地内在石炭纪发C2.UpperCarboniferous;P1.LowerPermian;育了若干孤立碳酸盐岩台地,这些孤立碳酸盐岩台地P2.UpperPermian;T1.LowerTriassic被发育深水相的台沟所分割,形成了开阔台地与台盆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972004)资助。收稿日期:2008-06-26;收修改稿日期:2008-10-31第1期王丹等:埋藏环境白云石结构类型27[16]相间的沉积

6、格局。黔南地区晚石炭世生物礁即发壳体紧闭。腕足的壳刺脱落,常在壳体附近分布或被育在这些台地之上,其中包括大量的叶状藻礁。开阔搬运,壳刺的片状构造有保留,常见到泥晶化现象。台地为生物灰岩、砂屑灰岩沉积,而台盆为硅质岩与在剖面下部腕足含量丰富,约占颗粒含量的80%以[17~19]硅质灰岩沉积组合。上,推测此处为腕足生物层的近原地沉积。岩石内可见长壳型个体,壳体在镜下可见到双层结构,内层为1礁碳酸盐岩的颗粒类型及特征片状结构,外层为倾斜纤状结构。腕足壳在断面上极紫云地区叶状藻礁剖面为一套台地边缘相的浅似叶状藻,但其通常呈闭合状可

7、与叶状藻片区别。灰、灰白色块状灰岩沉积,无陆源碎屑物。碳酸盐颗腹足类个体多保存完整,镜下见一低螺塔壳(图粒组分包括生物碎屑、球粒、团块,缺乏在浅水碳酸盐版Ⅰ-7)内被等生物碎屑和灰泥的充填,约1cm大台地环境中常见的鲕粒和高能水体沉积环境中的核小。形石。各种颗粒组分的特征叙述如下:苔藓虫以隐口目者居多,其中多为窗格类苔藓1.1生物碎屑虫,呈块状、枝状,多折断、破碎,薄片上可见到苔藓虫紫云地区叶状藻礁剖面中生物碎屑含量最高,生群体的切面呈网状,由于受到破坏后被亮晶胶结。介物类型丰富,分布广泛。根据生物碎屑的体积含量由形虫个体

8、较小,在剖面中部的含叶状藻泥粒灰岩中丰多到少有:、腕足、棘皮类、非有孔虫、苔藓虫、钙富,其他层位中少见。藻类、腹足、介形虫、单体珊瑚等,为正常海相底栖生1.2球粒物。球粒主要是磨蚀产生的生物颗粒、灰泥球粒、藻类化石(图版Ⅰ-6)是剖面中广泛分布的化石,球粒。磨蚀产生的生物颗粒含量丰富,分选中等、形种属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