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历史1月第九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斩)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历史1月第九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斩)

ID:42590457

大小:87.04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9-18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历史1月第九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斩)_第1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历史1月第九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斩)_第2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历史1月第九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斩)_第3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历史1月第九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斩)_第4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历史1月第九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斩)_第5页
资源描述: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历史1月第九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九调考试文综历史试卷1.周人“制五”等之封,凡千百七十三国”,建立了完善的分封制度及差别明显的“畿服之制”。出现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西周统治頤域比较广阔B.西周推行了严格等级制C.中央王朝控制能力不足D.周人比较重视血缘关系【答案】C【解析】西周时期权力尚未集屮,屮央王朝对地方控制能力不足所以才建立完善的分封制度及差别明显的“畿服之制”,即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是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只是対题意的重复而不是解释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是原因但也不是

2、主要原因,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西周时期屮央王朝控制能力不足而必然要建立完善的分封制度等制度。2.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区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使长期以來的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了.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北方B.江南经济开发的新格局初步形成C.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D.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重心仍

3、在北方,A、C、D三项不符合史实,故A、C、D项错误;从题干中“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的信息可以看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和发展,故B项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经济重心【名师点睛】经济重心南移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反映了我国古代南北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是中国开发最早的地区,人口集中,经济文化发达,成为最早的经济屮心。而南方经济后来居上,经济重心逐渐南移。我经济重心南移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东晋南朝:趋向平衡。西晋灭亡以后,南

4、方地区经历了东晋南朝的政权更替。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使南北经济差距缩小、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2.隋唐五代:开始南移。隋唐时期,南北方经济均获得极大发展。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但是安史之乱以后,北方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而,北方经济再次受到严重破坏,至唐朝后期,己经岀现了“赋之所出,江淮居多”的现象。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战乱频繁,而南方战祸较少,相对安定。整个五代吋期,我国的经济重心继续南移,南方日益成为全国经济的发达地区,人口数量超过了北方。3.两宋时期

5、:最终完成。两宋时期,北方同样战乱频繁。北宋灭亡以后,南宋政权偏安于东南一隅,使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当时太湖流域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江南的农业生产己经超过北方,完全取代了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至元朝,为解决“南粮北运”问题,大力兴办漕运,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足以说明南方经济的重要性。可见,南宋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的阶段。明清时期,南方经济中心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1.魏晋时期的玄学家常用《老子》《庄子》来诠释《论语》,宋代的儒学家则以《大学》《中庸》《孟子》《周易》中有关的观念去注释《论语》。这种变化反映出A.宋

6、代儒学回归和孔孟学说复兴B.儒家思想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C.儒释道三种文化逐渐融合D.儒家思想逐渐走向封闭和停滞【答案】【解析】根据材料“魏晋玄学家常用《老子》《庄子》来诠释《论语》”到“《大学》《中庸》《孟子》以及《周易》为基础去注释《论语》”和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宋代儒学逐渐回归先秦儒学,故A项正确;八项是汉代,排除;C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1.从嘉庆六年(1801年)到道光十八年(1838年),广州的关税达185万两白银。从嘉庆五年(1800年)到道光九年(1829年),全国每年出口棉布达百万兀以上。杭州的丝绸衬衫成为英国市场上的畅销品

7、,备受英国人的青睐。这些现象表明当时屮国A.纺织技术先进,拥有海外市场B.南方地区传统自然经济瓦解C.岭南地区经济完全超越北方D.资本主义萌芽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反映的中国棉布、丝绸在国际市场上很受欢迎來看,说明当时中国纺织技术先进,拥有海外市场。故答案为A项。中国自然经济开始瓦解是在鸦片战争后,排除B项;C项“完全超越”说法绝对,材料信息不能反映,排除;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在明朝中后期产生,且材料中的现象与此无关,排除D项。2.《清史稿》记载:“时英吉利货船求往江、浙宁波、珠山及天津、广东等处收泊交易,上不许,仍

8、令照例于澳门互市,向粤海关纳税,并征船料。”材料反映出清朝A.推行专卖制度B.厉行“海禁”政策C.实行闭关锁国政策D.禁止与外国互市【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清朝皇帝不允许英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