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安徽省部分示范性高中高三9月联考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

精品解析:安徽省部分示范性高中高三9月联考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

ID:42612553

大小:198.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9-18

精品解析:安徽省部分示范性高中高三9月联考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_第1页
精品解析:安徽省部分示范性高中高三9月联考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_第2页
精品解析:安徽省部分示范性高中高三9月联考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_第3页
精品解析:安徽省部分示范性高中高三9月联考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_第4页
精品解析:安徽省部分示范性高中高三9月联考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品解析:安徽省部分示范性高中高三9月联考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安徽省部分示范性高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西周的分封制下,受分封的偏远诸侯国逐步接受了屮原文化,一些大诸侯不断向周围的夷、戎、狄等少数民族用兵,进而兼并其土地,进行文化渗透。这主要说明分封制()A.将建立地方政权与加强周朝统治结合起來B.巩固了西周国家政权和拓展了疆域C.使统一的社会制度在各诸侯国中普遍实行D.在当吋起到了促进民族融合的作用【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需耍对历史概念民族融合的理解。民族融合是两个对等的民族经过长期的

2、共同性增长的基础上融为一体,民族差别得以最终消失,相互融合成新的民族。迁移杂居互相通婚,各民族互相学习共同发展。从题干“诸侯国逐步接受了中原文化”“进行文化渗透”可知分封制加速了各族融合的进程。故选D。考点:古代屮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的作用2.王夫之《读通鉴论》载:“郡县之法,己在秦先。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纪,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据此判断,王夫之认为(A.秦国Z前的君王已制定了郡县法律C.三代所封的全部诸

3、侯国被秦国灭亡B.秦朝以郡县Z道治民应算是天下为公D.郡县制下通过选举可以实现人尽其才【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材料分析材料的能力。题干的意思是“郡县制在秦始皇之前早就存在。秦始皇所灭亡的,仅仅是齐、楚、燕、韩、赵、魏等六国而已,并不是把夏、商、周三代所封的诸侯国全部灭掉。那么,秦朝把天下分为郡、分为县,让那些有治民才能的人去治理这些郡县,以尽其才,如此的治民之道难道不算是天下为公吗?”故答案选B。AC说法错误;秦朝的郡守和县令是由皇帝直接任命,在封建社会也不可能实现人尽其才,排除D

4、o考点:古代屮国的政治制度•秦朝川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3.汉武帝成年主持政务后,频繁换相,并特意从身份低微的士人屮破格选用人才,让他们能够出入宫禁,参与国家政治中枢的主耍决策。汉武帝这样做意在()A.打破政治上的特权垄断B.巩固和扩大统治基础A.分散和限制丞相的权力D.纠正察举制度的弊端【答案】C【解析】汉武帝为进一步分散和限制相权,实行“中朝”制度,“屮朝”又称“内朝”,由皇帝左右的亲信的近臣构成。重要政事,“中朝”在宫廷内先自作出决策。他特意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选用人才,担任参与国家政治中枢主要

5、决策的侍中、常侍、给事中等职,让他们能够出入宫禁参议要政。于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九卿所构成的官僚机构“外朝”成为执行机构,权力受到削弱。故答案选C。考点:古代屮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中朝1.《唐会要》卷78载:“有大狱即命中丞、刑部侍郎、大理卿鞫之,谓之大三司使。又以刑部员外郎、御史、大理寺官为之,以诀疑狱,谓之三司使。”由此可知,唐代大三司使和三司使的主要职责是()A.司法审判B.中央监察C.宗庙祭祀D.选拔官员官吏【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从题干可知大三司使和三司使的主要职责是审理

6、案件,故选A。唐代的监察机构是御史台,排除B;唐代的祭祀机构是六部中的礼部,排除C;唐代的选官制度是科举制,排除Do考点:古代屮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唐朝的司法审判2.马端临的《文献通考•选举考》载:“进士者时共贵之,主司褒贬,实在诗赋,故士林鲜国体之论,其弊一也……所习非所用,所用非所习,故当官少称职之吏,其弊三也。”此记载指出了()A.汉代察举令地方官推荐孝廉,束缚了士人的品德砥砺B.魏晋九品中正制使豪族垄断仕途,形成了门阀政治C.唐代进士科所考重视诗赋文章,考试科FI欠缺实用性D.明清

7、科考以八股文为主,禁锢了学子的思想与才华【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木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杜佑认为进士科''主司褒贬进士,实在诗赋”亦即选官时注重诗赋,造成“士林鲜国体Z论,其弊一也”也就是士人们很少论及国家事务。作者认为其弊端是“所用非所习者也,故当官少称职之吏”,也就是脱离现实,学不致用。C项符合题意。ABD与题干不符。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科举制1.宋神宗欲改革职官制度,曾讨论枢密院机构是否继续存在,有人建议将其权力合并于兵部。但神宗说:“祖

8、宗不以兵柄归有司,故专命官统之,互相维制,何可废也?”因而改制时唯独把枢密院保留了下來,枢密使照例用文人充任,副职有时用武人。这主要体现了宋朝政制的特点是()A.文武分权B.守内虚外C.重文轻武D.分化事权【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宋太祖赵匡胤本是后周禁军统帅,靠部下将领的拥护,发动陈桥驿兵变,夺得后周政权,建立宋。因其以武力夺位,再加上五代吋期,武将夺权的情况特别多,为防止武将篡位,北宋实行重文轻武。从“枢密使照例用文人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