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全国省级联考】【衡水金卷】2018届高三四省大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

精品解析:【全国省级联考】【衡水金卷】2018届高三四省大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

ID:41538815

大小:71.56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8-27

精品解析:【全国省级联考】【衡水金卷】2018届高三四省大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精品解析:【全国省级联考】【衡水金卷】2018届高三四省大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精品解析:【全国省级联考】【衡水金卷】2018届高三四省大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精品解析:【全国省级联考】【衡水金卷】2018届高三四省大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精品解析:【全国省级联考】【衡水金卷】2018届高三四省大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品解析:【全国省级联考】【衡水金卷】2018届高三四省大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衡水金卷】2018届高三四省大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題1.有学者认为商周祭祖动机不同,前者出于对祖先神秘而伟大的神性力量的尊崇和敬畏,祈求得到祖先的保佑;而西周祭祖既是为了得到祖先福佑,也是为了敬宗睦族,张扬孝徳。该学者认为从商到周祭祖动机的变化反映了A.商代政治具有王权与神权相结合的神秘色彩B.两周的祖先崇拜具有世俗化特点C.西周的祖先崇拜已经取代了商代的神灵崇拜D.商、周两朝都崇尚对祖先的崇拜【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西周春秋祭祖既是为了得到祖先福佑,也是为了敬宗睦族,张扬孝徳。”结合所学宗法制可知西周的祖先崇拜具有显著的宗法性、道德性,这说明西周的祖先崇拜具有世俗化的特点。故

2、B项正确。A项本身正确,但不能说明商周祭祖动机的变化本质,排除。西周的祖先崇拜是发展了商代的神灵崇拜,故C项“已经取代了”说法错误,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商周祭祖动机的不同,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2.董仲舒曾就商鞅“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建议汉武帝“限民名[D(名[D,占田也……)以赡不足,塞并兼之路,然后可善治也”。这说明董仲舒A.以百姓利益为出发点来出谋划策B.认为商鞅变法导致土地兼并C.基于儒家民本思想反思商鞅变法D.否定了帝王之制和商鞅变法【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了董仲舒认为商鞅变法后,随着土地私有、土地买卖的进行,秦朝岀现了土地兼并、

3、贫富悬殊严重的后果'所以建议汉武帝限制土地兼并。根据材料“贫者无立锥之地”“以赡不足,塞并兼之路,然后可善治也”可知董仲舒是基于儒家民本思想反思商鞅变法的危害,故C项正确。董仲舒以维学护地主阶级的利益为岀发点来岀谋划策,故A项错谋。B项只体现了材料的前半部分,排除。从材料可以看出董仲舒不完全赞同商鞅变法,但不能得出董仲舒否定了帝王之制,故D项错误。#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点睛:A项属于史实错误,B项没有全面体现材料的主旨,D项过于绝对化。1.下表是不同吋期的学者对唐太宗形象的历史叙述和评价:唐太宗形象出处“较汉文,汉武之恢弘,彼多惭德。迹其听断不惑

4、,从善如流,千载可称,一人而已!”《旧唐书》“太宗亲执弓以射杀其兄,疾呼以加刃其弟,斯时也,穷凶极惨。而人心无毫发之存者也。”王夫之这反映出A.历史叙述应当尊重历史事实B.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没有确切定论C.学者立场不同影响历史评价D.历史叙述的差异性揭示历史本质【答案】C【解析】材料主要反映的是《旧唐书》和王夫之对唐太宗的评价,无法得出历史叙述应当尊重历史事实的结论,故A排除。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也是有定论的,故B项错误。《旧唐书》是官修史书,维护封建正统,而王夫之是明清之际的思想家,他的思想体现了挑战正统、批判专制、否定帝权的特点,所以从材料可看出评价人物时立场不

5、同结论也就不会相同,故C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的是《旧唐书》和王夫之对唐太宗的评价,而不是在揭示历史的本质,故D项错误。点睛:评价历史人物,要把对彖放到历史发展的总过程屮去,看他对社会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及其人小,看他是顺应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历史发展方向,对社会进步起推动作用,还是违背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与历史发展方向背道而驰,对社会前进起阻碍作用。前一-种是进步的、正面的历史人物,后一-种是反动的、反面的历史人物。2.明清将司法权一分为三,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各掌其一,即三法司制度。清实行三司会审和九卿会审制度,由刑部掌审理,大理寺复核,都察院监督,有时王公大臣也参与会审,凡遇

6、大狱,判决的执行权最终归皇帝核准。材料说明,明清的三法司制度A.体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B.保证了审判结果的公平公正C.有利于强化君主专制统治D.提高了司法机构的办事效率【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明清将司法权一分为三”“判决的执行权最终归皇帝核准”可知明清的三法司制度通过权力的分割使之互相牵制来强化君主专制统治,故C项正确。A项没有指出明清三法司制度的本质,故A排除。明清的三法司制度只能说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保障司法审判的公正性,故B项错误。明清三法司制度降低了司法机构的办事效率,故D项错误。点睛:三法司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审判制度,起源于唐朝,在明清发展完善,具有基础性、稳定性等特点

7、。它对明清的司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它具备合议制形式,是对延续数千年之久的独任制审判所进行的修正,弥补了独任制的弊端。1.英国布菜克本商会访华团在1896^1897年的报告书中承认:“毫无疑问,普通衬衣布正在被用进口纱织成的手工土布所代替,对此我们似乎无能为力。”材料从侧面反映出A.中国仍然是自然经济B.中国己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洋布在中国的销售市场口益萎缩D.民族资本主义对外国经济侵略的抵制【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手工土布是用进口纱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