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桃江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第二次月考试题

湖南省桃江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第二次月考试题

ID:42617195

大小:173.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9-18

湖南省桃江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1页
湖南省桃江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2页
湖南省桃江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3页
湖南省桃江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4页
湖南省桃江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湖南省桃江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第二次月考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桃江一中2019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卷时量: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24*2=48分)1.据《国语》记述,有虞氏和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不仅上推到本族的先王、先公,还更进一步把本族來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來,都自认为是黄帝的后裔。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A.区域I'可的文化交流频繁B.已有民族认同的意识C.政治制度具有连续性D.农耕经济成为各朝根本2.表1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秦朝以郡辖县,地方行政为两级制两汉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东汉形成“州、郡、县”三级制隋朝废郡,地方行政回到两级制唐末形

2、成了道、州、县三级制上表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A.古代屮国政治的诡秘多变,反复无常B.从秦朝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C.古代地方行政机构不断完善D.地方行政分级管理屮的矛盾与困局3.有学者认为,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有事皆申尚书省収裁闻奏,不能径奏君相;诏令制敕亦必先下尚书省详定,然后下百司。”由此可见,尚书省()A.剥夺中书与门下省的权力B.减少行政决策的失误C.成为全国行政运行的枢纽D.阻隔皇帝与各州府的联系4.乾隆继位之初,曾裁撤军机处,但第二年又下旨:“目前两路军

3、务尚未全竣,且朕口理万机,亦间有特召交出之事,仍须就近承办”,将其恢复。此后军机处“军国大计,罔不总揽”“内阁宰辅名存而已”。这表明()A.清朝内阁权力得到加强B.清朝君主专制遭到削弱C.军机处成为皇帝权力制衡的利器D.军机处最终与内阁共同组成权力中枢5.关于监察官的选任,两汉多用察举方式,唐代选任权由多宰相掌握,宋代中央一级监察官多rti帝王''亲擢”,明代市督察院挑选人员后由皇帝''点选”,民国时监察委员由院长提请国民政府任命,后改为选举产生。2016年我国决定建立“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接受人大监督”的国家

4、监察委员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监察制度演变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政治清明追求B.监察制度保障了小央集权C.监察官选任演变是专制制度不断强化的产物D.监察制度的变化是制约相权的理性措施1.科举制的实施使得为官入仕主要通过科举來实现,即所谓“仕无他歧,强由科试”。这样,科场就成为无数士子终身孜孜以求的名利场,而由科举入仕的各级官员则成为官场名利的角逐者。材料意在说明科举制()A.氏族门第不再是选官标准B.士子们只能通过科举入仕C.改变了古代中国的政治结构D.影响了古代社会的价值理念2.清末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写

5、道,“新约规定,天旋地转”,“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敲骨吸髄,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信中的“新约”()A.拓展了列强经济侵略的方式B.开始了中国近代化化进程C.开放了中国整个沿海地区D.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3.表2清代地方督抚旗员、汉员变化表*in4--rJB-Hra入丄丄J/T713.■Mxa人■:丄1ccrZn*onin1cccc1or?aZxrno1c1nn1n据表2可知,当时()A.屮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地方机构开启半殖民地化进程C.时局变动导致政权结构的变

6、化D.出现地方与朝廷分庭抗礼局面4.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老百姓对太平军破坏庙宇、毁灭偶像的行为很不满;士大夫们大多反对洪秀全的宗教革命,指责洪秀全将“屮国数千年礼仪人伦、诗书典则”扫地荡尽。这段材料的主旨是()A.太平天国运动失去农民阶级支持B.清政府已经陷人空前孤立的境地C.洪秀全的思想完全排斥传统文化D.思想文化冲突影响太平天国运动5.王韬的《嗖园文录外编》中记载:“朝廷有兵刑礼乐赏罚诸大政,必集众于上下议院,君可而民否不能行,民可而君否亦不能行;必君民意见相同,而后可颁之于远近……英国政治之美,实为泰西诸国所

7、闻风向慕,则以君民上下互相联络之效也。”这表明王韬()A.深受卢梭启蒙思想彫响B.认识到君主立宪制的本质C.仍受古代民本思想影响D.准确介绍了英国议会职权1.袁世凯北洋政府曾经设有肃政厅专门掌理官吏纠弹和提起行政诉讼,先后公布《肃政厅处务规则》等法规,受此鼓励,许多肃政史亦以铁面御史自居,纷纷上章建言。1915年5月,袁世凯接受口本提出的《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肃政史联名上救亡条陈。这最能说明当时()A.民族危机推动肃政史上章建言B.北洋政府热衷于恢复古代御史制度C.部分官员被袁世凯的肃政举措蒙蔽D.北洋政府监察方

8、面的两面性2.1919年6月,北京《晨报》就政府派军警抓捕上街演说的学生发表时评:“打雷,闪电,下雨,一时天地如晦。记者这个时候,不禁发了悲天悯人的感想,何以故呢?因为老天大怒的时候,正是那几百位青年学生被围的时候。”《鲁迅日记》记载当日:“晴,下午昙(多云)……晚大风一阵后小雨。”两者对当日天气说法不尽相同,对此正确的看法是()A.前者是记者的亲历见证,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