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企须尽快适应最低价中标

建企须尽快适应最低价中标

ID:42623556

大小:21.65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19

建企须尽快适应最低价中标_第1页
建企须尽快适应最低价中标_第2页
建企须尽快适应最低价中标_第3页
建企须尽快适应最低价中标_第4页
建企须尽快适应最低价中标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企须尽快适应最低价中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建企须尽快适应“最低价中标”杨宝明博士上海鲁班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顾问“最低价中标”为行业人士所诟病,然而笔者要为“最低价中标”辩白。笔者深信清单计价与最低价中标启动中国建筑业市场化之路,是大势所趋,建筑企业必须尽快适应最低价中标方能避免被趋势淘汰的噩运。落后的行业主流观点近日看到第六届中国建筑企业高峰论坛关于“最低价中标”的嘉宾(全为行业高层人士)对话报道。笔者深感惊诧其中各位嘉宾的观点,所有的嘉宾几乎一起声讨“最低价中标”的罪状,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一是“最低价中标”让施工企业没有利润,损害施工企业与行业健康发展;二是“最低价中标”引发串标、围标等违法现象高发;三是在中国施行“最

2、低价中标”的环境不具备,应等一系列配套措施都成熟了再搞;四是“最低价中标”不利于市场规范,不利于建筑市场健康发展;五是“最低价中标”是造成工程质量问题的罪魁祸首。所有嘉宾都强烈反对“最低价中标”,说出“最低价中标”就等于牺牲工程量、牺牲安全,坚决抵制“最低价中标法”企业才能健康发展的观点。笔者对这些观点深感诧异,这些观点已严重落后于整个国内外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和形势,是真正地不利于中国建筑业的健康发展。这些主流观点产生的背景是中国建筑业的市场化步伐真正落后其他行业近三十年,近年才开始真正的市场化之路,转折点就是建筑产品的价格开始脱离定额模式(即计划经济)用清单方式计价最低价中标(即市场定价

3、)。正因长期的历史惯性,我们建筑企业家的思维模式还停留在计划经济的温床中,对市场经济的大浪滔滔无动于衷,对眼前出现的困难意识上还是靠政府出政策买单解决,对建筑产品定价机制由计划转向市场极度不适应,这对中国建筑业发展并无好处。中国加入WTO这么多年,我们必须放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中来思考这一问题,市场经济浩浩荡荡,更重要的是去适应,而不是老在回想过去的好日子。最低价中标有利于中国建筑业发展清单计价与最低价中标让中国建筑业启动市场化之路。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中国建筑业这些年的高速增长从管理角度讲是机会型增长,而非能力型增长,是靠投资拉动的巨大市场机会做大了一批企业。我们虽然征服了一个个建

4、筑高度,攻克了一个个施工技术难关,但在企业运营和项目管理方面近二十多年来几乎没有创新和进步,大型建企管理运营能力基本上是倒退的,品牌战略、企业文化建设、项目管理无一不是,近二十年增长数十倍的企业产值是越来越高的比例靠双包收管理费完成的。而恰恰是清单计价模式与最低价中标将推动中国建筑业更快地、实质性地发展,而不仅仅做大产值。在定额计价模式下,建筑产品定价一直偏高,建企拿到项目就很容易赢利,正是这种状况,长期以来建企对内部管理的动力和压力都不足。从项目经理到公司总经理,都将主要精力放在接项目上,而不是在项目实施管理上,这是中国建企管理水平低,近年甚至出现倒退的根本原因之一。清单计价和“最低价

5、中标”的施行将迫使建企练内功长能力,从机会型成长转向能力型增长、内生型增长。在这个过程中,竞争是残酷的,日子是痛苦的,这是中国建筑业必须经过的历程,不经过这一过程,维持过去模式,中国建筑业难有好的前程。中国各行业的发展,哪个行业避开过残酷的价格战?从汽车、家电到零售无一幸免,其它行业已早经历了,我们建筑业才刚开始,只是大家暂时还适应不了而已。谁先适应,谁才是明天的强者。中国建筑业的生态与发达国家生态差别很大,总承包公司数量太多而专业化分包企业偏少,这么多的总承包资质公司不用市场经济手段(特别是价格武器)淘汰,用什么手段来淘汰?总包资质企业数量不大幅减少,低水平、低层次的竞争怎么会减弱?如

6、果还保留这么多企业,又要日子好过,用定额模式计价,就是让国家、让业主多掏钱养活施工企业,施工行业暂时就会是一个寄生产业,最后会由国外产业力量来淘汰,这个淘汰过程可能是竞争,可能是兼并收购。笔者认为最低价中标法是中国建筑业真正强大起来的必由之路,在机关政府部门加快完善制度的同时,宜尽早全面推行。中国建筑业近年无论从市场集约度、生产力进步、管理水平、信息化水平、行业利润率各个方面来看,都远落后于其他行业的进步。定额计价有标底招标就是阻碍行业进步的重要原因之一,导致企业的生存法则是凭关系能拿到项目,与管理能力关系不是太大,越来越多的大型建企靠双包完成产值的比值不断攀高就是例证,无法形成优胜劣汰

7、的市场环境。管理水平差的企业退不出市场,高资质总包企业数量反而在不断增加,家电制造已剩下没几个了,家电零售已只剩下苏宁、国美二个了,其他各行业都在以比建筑业快得多的速度迅速增加行业集中度。如何淘汰劣质企业,市场化机制是公平合理的。总不能通过行政手段搞集约化、规模化。中国各行业提升集中度的过程无不伴随着价格战,家电、汽车无一不是,越过这一阶段才会有更高端的竞争形态出现,如品牌战略、技术壁垒、供应链、信息系统、专业化等。从这个意义上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