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智讲座 121艾滋病的防治

李广智讲座 121艾滋病的防治

ID:42652204

大小:16.74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09-19

李广智讲座 121艾滋病的防治_第1页
李广智讲座 121艾滋病的防治_第2页
资源描述:

《李广智讲座 121艾滋病的防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艾滋病的防治(第一讲)2014年12月1日(星期一)上午5:40~5:53上海广播电台792千赫生活服务大课堂主持人:文仪特邀嘉宾:李广智文仪:今天是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今天我们请来了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名医与您谈疾病丛书》总主编、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李广智医生来谈谈防治艾滋病的话题。文仪:今年是“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什么?李广智:2014年活动主题仍为“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英文主题为GettingtoZero),副标题为“凝聚力量,攻坚克难,控制艾滋”。意在说明我

2、国艾滋病防治工作到了关键时期,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需要动员各级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志愿者,集中各方面力量,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破解防治工作难题,控制艾滋病流行。什么是艾滋病?病程分为哪几期?艾滋病是后天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简称,它本身不会致死,但仍然是死亡率很高的致死性疾病,它通过损害人的免疫系统而导致死亡。艾滋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就是严重的病菌感染或恶性肿瘤。目前人类还没有有效治疗艾滋病的方法。根据病人淋巴细胞数量下降的速率和血液中可检测到的病毒数量等指标将艾滋病的病程分成急性症状期、临床潜

3、伏期和症状期等几个阶段。艾滋病的发病原因是什么?艾滋病病毒是导致艾滋病的直接原因,但高危行为则与艾滋病的传播有密切关系。如高危性行为(无保护的性行为、多个性伙伴)、使用不洁的注射针头、母婴传播等,这些行为本身并不会导致艾滋病,但会增加接触艾滋病病毒的机会,因此,艾滋病又被认为是一种行为疾病。日常的接触会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哪些行为传播艾滋病?根据流行病学的研究,在办公室、餐厅等场所和艾滋病人进行日常的接触并不会感染病毒。而艾滋病病毒可以很容易地被肥皂或漂白剂等普通清洁剂杀死。艾滋病的传播:①高危性

4、行为;②物质滥用;③其他途径:血液传播;性交时的体液传播;母婴传播。与艾滋病相关的社会心理因素有哪些?社会心理因素对艾滋病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①某些心理因素,如态度、信念等与人参与感染艾滋病的高风险行为有关。②在被诊断为艾滋病之后,病人的整个社会功能和个体情绪体验都会发生巨大的改变。艾滋病患者的心理状况对艾滋病的治疗、护理会产生极大的影响。此外,还会深刻地影响艾滋病患者和其家庭的生活质量。社会心理因素与高风险行为密切相关吗?某些社会性的心理因素在人们决定是否要参与高风险行为时起着重要的作用。更进

5、一步来讲,这些心理因素和艾滋病的感染和传播具有高度相关性。因此,了解这些因素对于有效预防艾滋病具有重要意义。个人的健康信念与风险有哪些关联个人对健康的态度直接影响他/她参与高风险行为的可能性。美国学者NeilWeinsteire(1993)指出有四种理论模型可以有效预测人们的高风险行为:健康信念模型(HBM)、理性行为理论(TRA)、保护的动机理论(PMT)以及主观期待理论(SEU)。Weinsteire还指出,这些理论的共同点是假设:当人们意识到个行为可能会产生不健康的结局时,都会自然地尽量避免

6、这种行为结果的发生,并积极投入健康保护行为。这就是所谓的个人健康信念。个人健康信念会使人规范自己的行为,趋向健康,避免可能的伤害和疾病。艾滋病病人的心理健康情况如何?艾滋病本身可能导致死亡,除此之外,艾滋病人所承受的巨大精神压力也是导致或加速其死亡的原因。艾滋病可能给患者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也可能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反过来,艾滋病患者不同的心理调适水平对艾滋病病程进展、病人成活时间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艾滋病导致的个体心理问题有哪些?研究报告:艾滋病给人带来的绝望感和极度的抑郁往往使人希望通过

7、自杀来解除烦恼。SusanFolkman(1993)对男性同性恋者死于艾滋病的相关研究指出,患者死于艾滋病的相关因素有三:第一,因为自己还很年轻就要死了而感到伤感;第二,无法面对自己HIV阳性的现实,因而过度悲伤;第三,朋友渐渐远离去。马爱丽和郭燕和(2006)考察了住院治疗的艾滋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显示,艾滋病患者在心理健康量表中的各因子均高于国內常模。其中,躯体化、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强迫、恐怖、敌意和人环关系敏感指数等因子和常模相比差异显著。说明艾滋病患者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心理健康问

8、题。吕岩红和程怡民(2007)的研究表明,艾滋病患者的心理问题主要包括恐惧、压力、消极、报复和麻木等。在确诊感染HIV之前,就有可能出现与HIV感染或艾滋病相关的心理症状,例如:由于对疾病过度恐慌而引起的焦虑、抑郁等,尤其那些高危行为者甚至会伴有强迫症。在确诊为HIV感染后,HIV阳性者可会表现出强烈的心理反应,如震惊、否认、自惭、愤怒、恐惧、绝望等。有人会在此阶段报复他人或用自杀来逃避现实。艾滋滋病患者常见的心理精神症状有哪些?1.抑郁、焦虑。这是艾滋病患者最为常见的情绪表现。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