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教育学》笔记-劳凯声

自考《教育学》笔记-劳凯声

ID:42657898

大小:233.5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9-19

自考《教育学》笔记-劳凯声_第1页
自考《教育学》笔记-劳凯声_第2页
自考《教育学》笔记-劳凯声_第3页
自考《教育学》笔记-劳凯声_第4页
自考《教育学》笔记-劳凯声_第5页
资源描述:

《自考《教育学》笔记-劳凯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绪论一、教育学的概念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问题。三、教育学的创立教育学创立的标志培根(英国):为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出现做出重要贡献;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提出实验的归纳法,为后來教育学的发展奠定方法论基础;《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来。夸美纽斯(捷克):《大教学论》;“泛智教育”思想;第一本教育学著作;在他以后,人们开始了教育学的独立探索时期。康徳(徳国):《康徳论教育》;教冇是一门很难的艺术,其实践必须和“真知灼见”结合起来;“教育的方法必须成为一

2、种科学”;“教育实验”;赫尔巴特(徳国):“现代教冇学之父”,“科学教冇学的奠基人”;《普通教冇学》,第一木现代教冇学著作;把教育学变成由一些基木的教育概念组成的知识体系;科学教育学的学科基础为心理学和哲学。洛克(英国):《教育漫话》,建构了完整的审视教育理论体系卢梭(法国):《爱弥儿》,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白然教育”;教育四个时期:婴儿时期,儿童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裴斯特洛齐:《林哈德和葛笃德》,“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教育学创立的条件教育学的创立是种种主客观条件综合作用下产牛的。(1)教冇学的

3、创立像其他许多学科的创立一样,来源于社会实践的客观需要,就教冇学而言,主要来源于教育实践发展的客观需要;新航路的开辟,资木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了一些新型的实科学校,需要培养师资,促进了教育学的创立;(2)教育学的创立与近代以来科学发展的总趋势和一般科学方法论的奠定冇着密切的关系;(3)教育学的独立与一•些著名学者和教育家们的努力也十分不开的,凝聚着好儿代教育家的心血,最终使教育认识从教育术的阶段上升为教育学的阶段,从前科学转变为科学。教育学创立的简要过程实验教育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代表人物:

4、梅伊曼拉伊定量研究文化教育学:乂称楮神科学的教育学19世纪末德国代表人物: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陶冶”与“唤醒”实用主义教育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制度教育学:20世纪60年代法国代表人物:F.乌里、A.瓦斯凯、M.洛布罗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从社会、教育与人三者Z间的历史的、现实的总体联系中来考察教育和人的发展问题批判教育学:20世纪70年代之后代表人物:美国: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吉鲁法国:布厄迪尔四、教育学的发展当代教育学的发展状况1.教育学的发展总是受到具体的社会政治

5、、经济、文化条件的制约,反应者具体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耍求。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改革深入的时期,也就是教育学呀牛最活跃的时期。2.在教育学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国家形成了不同的教育学传统和风格。3.教育学的发展得益于不同教育学派之间的相互批评和借鉴。4.不同的教育学派在相同的教育问题上越来越难以取得共识,教育学理论内部的分歧有加人的趋势,教冇学的科学声誉也因此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五、当代教育学的状态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趋势(一)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人(-)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三)教

6、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同时也出现了各种层次与类型的综合(四)教冇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五)教育学加强了对H身的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理论第一章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的定义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牛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学校教冇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二、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1.教育者,包括学校教师,教育计划、教材的设计者和编写者,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加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2.受教

7、育者,即各级各类学生,也即教育的对象;3.教冇影响,即教冇过程屮教冇者作用于学生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从内容上说,主要就是教育内容、教育材料;从形式上说,主要就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三、教育的发展及其每一阶段的特征1.原始社会与原始教育特征:(1)教冇水平低。(2)教育没有阶级性。(3)教冇与原始宗教或仪式有着紧密的联系。2.古代社会与古代教育:奴隶社会及其教育特征:(1)古代学校的出现。学校的产生标志着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的第一•

8、次分离(2)教育阶级性的出现。(3)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封建社会及其教育特征:(1)学校教育的主要冃的是培养适合统治阶级所需要的官吏、牧师或骑士。(2)学校教育既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又具有严格的等级性或浓厚的宗教性。(3)教育内容主要是以道德文章或宗教经典为主。(4)教育教学方法主要以严格的纪律约束为主,辅以个人白学和修行。(5)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体系,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教育经验,提出了比较丰富的教育教学思想。3.现代社会与现代教育:资本主义社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