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向规划要点

竖向规划要点

ID:42677222

大小:121.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9-20

竖向规划要点_第1页
竖向规划要点_第2页
竖向规划要点_第3页
竖向规划要点_第4页
竖向规划要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竖向规划要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一道路竖向规划应符合下列要求:1{1}与道路的平面规划同时进行,并符合各级道路现行技术标准。{2}结合城市用地中既定控制标高、沿线地形地物、地下管线、地质、水文条件等作综合考虑;并满足塑造城市街景的要求。{3}与路侧用地的功能性质及竖向规划综合确定。2行车道路的纵坡和横坡的确定,应符合卜•列规定:{1}道络的纵坡变坡点宜设在交叉口;困难情况下,宜避免路段中变坡成凹形。7.0.2.4道路车行道和人行道的横坡应为1.0%。{2}道路中各类交叉的竖向规定:{3}道路与道路交叉:平面交叉时,主要道格的纵坡宜保持不变,次要道路纵坡应服从主要道路,交叉口范围内的纵

2、坡应小于或等于3%;立体交叉时,交叉引道与匝道的最大纵坡应不大于4%,立体交叉范围内的冋头曲线处的纵坡宜小于或等于2%o{4}道路与铁格交叉:平面交叉时,一般应服从铁路标高,两端应设置16-20米平坡并接缓坡。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道路纵坡应不大于2.5%,机动车车行道纵坡应不大于5%o主体交叉时,道路在上净空高度要求5.5-6.55米;道路在下,机动车车行道净空高度5-5.5米;非机动车车行道净空高度2.5-3.5米。{5}道路与江河、明渠、暗沟等排水设施相交,路高应与过水设施的净空高度要求相协调;有通航要求的应保证通航的桥下净空高度。{6}道路与管线

3、交叉,应符合工程管线有关覆土厚度的要求。{7}居住区内的道路骨架与地势起伏关系很人,往往因此能决定道路线型及走向。建筑物的布局也往往因地形地质的制约而影响其朝向、间距及平面组合,在地形变化较大的地区,一般要求建筑物的长边尽可能顺等高线布置,力争不要过分改变现状等高线的分布规律,而只是局部改变建筑物周围的自然地形。二广场竖向除满足自身功能要求外,且应与相邻道路和建筑物相衔接。密实性地面广场的坡度应为0.3-3.0%;兼作停车场的广场,坡度应为0.2-0.5%o对于广场及场地的竖向设计坡度,往往因使用功能不同或地面材料不同而分别采用适宜的控制值。当广场兼作

4、停车场时,停车区内的坡度不宜过大,以防溜车。据测试,小汽车在不拉手闸的情况下发生溜滑的临界坡度为0.5%o三山区城市竖向规划宜设置与机动车交通系统分离的步行系统,人行梯道的坡比值宜为0.35?0.40;梯道每升高1.5米宜设一宽度大于1.2米的休息平台。连续升高超过5米的梯道,除设休息平台外,还宜设置转折平台。{1}根据城市用地的性质、功能,结合口然地形,将地面分别规划为平坡式、台阶式、混合式等三种形式。{2}当用地口然坡度大于8%时,宜规划为台阶式。{3}台阶式及混合式中的台地规划应遵循卜•列原则:a台地划分应与规划布局和总平面布置相协调;满足同一使

5、用性质的用地或功能联系密切的建(构)筑物应布置在同一台地或相邻的台地的要求。b台地的氏边宜平行于等高线布置。c台地高度、宽度、长度应结合地形、满足使用要求确定。台地的高度宜在1・5-3.0米,或以其倍数递增;台地的宽度、长度应能满足建(构)筑物的自身长度、宽度与日照、通风、道路交通、管线敷设、绿化、防护、施工操作维修、消防等的需要。四排水与防洪排涝1城市各类用地应结合自身的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及年降南量等因素综合考虑,合理选择排水及防洪排涝方式。2城市用地地面排水,应符合下列要求:{1}最小地面排水坡度应保证2%o坡度小于2%的用地宜采用多坡向或特殊措

6、施排水{2}用地标高应高于道路标高0.2-0.4米。{3}用地标高应高于多年平均地下水位。建筑用地宜高于无压含水层0.7米、有压含水层15米;城市开敞空间用地宜高于有压含水层1.5-2米。{4}各类地下管线的覆土厚度应保证0.7米以上。3年降雨量不足800毫米的平原及年降雨量不足300毫米的其它地区,宜用宅前道路组织地面雨水排除,汇至小区道路及城市街道时,应用暗管或暗沟排水。4特别平坦的平原地区其主排水管最小坡度不小于1.0%,主排水沟涵最小排水坡度应不小于0.5%o5当道路纵坡作成平坡时,路面排水应设置锯齿形偏沟或釆取其它特殊排水措施。排水偏沟的纵坡

7、应大于3%,偏沟起迄点高茅不大于0.08米。6雨水排出口应高于受纳水体的常年水位0.3米,有条件时宜高于设计防洪(潮)水位。7城市用地防洪(潮)应符合卜•列规定:{1}用地地面标高,按设防标准规定推算设计频率洪(潮)水位加0.5米以上有波浪影响,应加波浪侵袭高度。{2}采用防洪(潮)堤方案时,堤顶和滨江(河、海、湖)路的高程应按设计频率洪(潮)水位加波浪侵袭高度再加安全超高來确定。8内涝区域用地规划标高应高于设计频率内涝水位0.5米;当内涝水位较高,用地填方量大,经比较后采取适宜的防内涝措施,此时用地规划标高可不作规定。9自然地形坡度大的山区宜用边沟或

8、排(截)洪沟组织用地外围的地面南水排除。8〜9竖向规划设计应综合利用地形地貌及地质条件,因坡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