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万重山漫想》教学教案

《过万重山漫想》教学教案

ID:42678311

大小:31.0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0

《过万重山漫想》教学教案_第1页
《过万重山漫想》教学教案_第2页
《过万重山漫想》教学教案_第3页
《过万重山漫想》教学教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过万重山漫想》教学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过万重山漫想》教案一、课题:高教版中职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四《过万重山漫想》二、教学目的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准确领悟主体。2、突破语言层面,品味文章语言,体会文章深蕴的文化魅力和思维深度。3、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懂得“过万重山”与“第一个”的联系,正确领悟“三峡”的真正涵义,进行生命美育熏陶,提升生命价值。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1、教学重点:整体感知,准确把握文章主题。2、教学难点:思考由“第一个”到“无数个”探险者,由“现实——历史——未来”三个漫想空间是如何的。3、解决重、难点的办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灵活运

2、用多种语文实践活动,开展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教学时艺术化的涉及“音、画”强化朗读、情境模拟表演、即兴演说、系列组图欣赏等综合实践方法,引导学生用心去欣赏去体味语言文字运用之妙,以学生的思维激活文本的语言,以文本的语言点燃学生的心灵,开放心灵空间,在民主、和谐、亲切的课堂氛围中提高学生的哲理思辨能力及语言交际能力。四、学法指导本单元学习重点是提炼文章主旨,本文是必选课文,课前可让学生通过网络、图书杂志、音像资料或去“三峡文化”有关信息;课堂上教师要利用多媒体的交互性,尽量有机插入与课文主旨有关的新信息,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点拨分

3、析理解一些关键语段,让学生动用各种感觉,发散思维,主动探讨,各抒己见,给“表现”的机会,体验研读文本后的成功的喜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促进学生持续发展。这样既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五、课时安排:一教时六、教具:《过万重山漫想》FLASE课件七、教学步骤(一)美文诗话导入开讲引入相关美文、诗话,营造出“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氛围,敲响学生向“新思维”进军的第一个情感音符。1、先用多媒体跳出一段字幕背景:三峡,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三峡,华夏文明的一处摇篮!幕幕精彩历史在这里驻足!个个盖世英雄于此地流芳!2、再引余秋雨先生的

4、《文化苦旅》中一段话——在国外,曾有一个外国朋友问我:“中国最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你能告诉我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吗?一个,请只说一个。”这样的提问我遇到过许多次了,常常随口吐出的回答是“三峡!”3、快速展示《长江三峡》风景导游图,随图播出李白诗歌《早发白帝城》,配乐《长江之歌》,师生共同朗诵,由末句“轻舟已过万重山”,明确课题《过万重山漫想》,简要释题。(二)专题情境实践1、作者是怎样描述三峡风景的?(提示)提名一生朗读课文第二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欣赏一组三峡沿途风光图,使学生在听觉与视觉的感应下,对雄伟、神秘、惊险的三峡特色有所领悟,自然引入对“漫想”的理

5、解。2、“漫想”是“不加拘束地想”,“三峡”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能让作者产生绵绵的“漫想”呢?请同学们结合第二段中的关键语句来作回答。(提示)文中的排比句、比喻句、夸张局、设问句及动作描写的句子可以让学生品味。3、“漫想”又不能不受拘束,它得紧紧立足于眼前的景物。课文是怎样将眼前的实境与心中的漫想恰到好处的交织在一起的?大家能找出文中有关漫想的语句吗?(提示)这些句子既点明游踪的线索,又交待漫想的思路,使全文融为一体,起到了过渡衔接的作用,使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得到了充分的体现。4、“漫想”随着行程展开,作者首先想到的是——第一个穿越三峡的人是谁?既

6、然是第一个,总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挑战者会遇到哪些困难?主旨讨论。(提示)涉及“物质条件、个人素质、精神压力”等方面的困难可以引导学生用四字短语来概括。5、如果回到那个时代,如果大家就是旁观的、嘲笑的、反对的人,而我就是那位挑战者,请同学们作个情境模拟,想象一下你们对我会有什么样的言语举止呢?(提示)教师尽力做好交谈环境的创者,文本对话教学的引导者,关注学生的情感、心灵,让学生学得主动、生动、灵动,有真情、真趣、真意,让学生的生命充满生机与活力。6、挑战者前行的路上,他要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地形条件呢?你觉得文中哪些词语写得很精彩?(提示)指名两个学

7、生用改写人称的方法轮换朗读第9段,其他同学带着问题提朗读,然后让学生交流品味语言。7、文中一再强调同一句话:“他不知道,也没有想”,你认为第一个挑战者到底又没有想过这些困难呢?请大家发表看法。8、为了更好的体会挑战者当时的心情,谁愿意扮演挑战者作一番《登独木船宣言》?9、“只是想走出去,扩大生活的世界。”这是支撑挑战者的理想。于是“他用竹篙一点,船开动了”。这里用了“一点”,而不用“一撑”、“一拨”、“一划”等词语,对刻画人物的精神有什么帮助呢?10、当勇士在我们面前时,我们除了崇敬和赞叹还能说什么呢?此时此刻,作者的“思想向着更遥远的时间和空间飞去”

8、,让我们齐11自然段、男女轮读12自然段并思考他又想到了什么?(提示)学生明确作者由“第一个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