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面试名言警句之创新、纳谏、合作篇

国考面试名言警句之创新、纳谏、合作篇

ID:42692823

大小:2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0

国考面试名言警句之创新、纳谏、合作篇_第1页
国考面试名言警句之创新、纳谏、合作篇_第2页
国考面试名言警句之创新、纳谏、合作篇_第3页
资源描述:

《国考面试名言警句之创新、纳谏、合作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创新与实践篇1、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耍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江泽民)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3、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陶行知)4、中国教育Z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町以大到不口J思议。(陶行知)5、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白由的牛活,从白由的主活小得到真正的教育。(陶行知)6、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使手脑联盟。(陶行知

2、)7、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冇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像力是科学研究的实在因素。(爱因斯坦)8、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H噺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爱因斯坦)9、屮国留学生学习成绩往往比一-起学习的美国学牛好得多,然而十年以后,科研成果却比人家少得多,原因就在于美国学牛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强。(杨振宁)10、知道事物应该是什么样,说明你是聪明的人;知道事物实际是什么样,说明你是有经验的人;知道怎样使事物变得更好,说

3、明你是冇才能的人。(狄德罗)11、踩着别人脚步走路的人,永远不会留下占己的脚印。(爱因斯坦)12、创造力是最珍贵的财富,你有这种能力,能够把握牛活最住的时机,缔造伟大的成就。别忘了你是导演、编剧兼演员。13、创造力是人类最变通的工具,创造机会和创造性问题比比皆是,关键是我们能否学会使用这一工具,能否发现这机会和问题14、创造力是可以传递的。纽约州立人学的研究显示,学完一轮创造课程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儿乎成倍增长。15、人Z可贵在于能创造性地思维。16、新的研究表明,智能包括大虽的使普通人也能大显神通的技能。17、知识本身不会使一个人具有创造力。……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活川知

4、识。活用知识和经验来寻找新点子、新创意,就是培养创造性思考所需的态度。18、人生最高Z理想,在求达于真理。19、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20、创造力是每一个人都有可能发展的一种能力。把创造力限制在少数科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的多产创作上是一种陈腐的观念。……创造性是每一个人作为人类的一员都具有天赋潜能,它和心理健康的发展密切相关,在心理健康发展的条件下,人人都可以表现出创造性。21、应该讣每一门课程都有助于培养创造性。就是说,教育道徳应该有助于造就一种更佳类型的人,这样,附带地也白然会使他在牛活地各个方面更有创造性。合作少团结篇1、你的钟声只冇在齐鸣时才能听见,在单独鸣响时—

5、—只会淹没在那些旧钟的一片响声里。(苏联高尔基)2、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光,众人先进才能移山填海。(雳锋)3、惟有具备强烈的合作精神的人,才能生存,创造文明。(卬度泰戈尔)4、一滴水只冇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雷锋)5、团结就是力量。6、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7、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8、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9、众人拾柴火焰高。10、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11、人心齐,泰山移。12、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纳谏篇1、先民有言,询于刍芫。(《诗经•大雅•板》)释:先民,古代贤人。询,询问,

6、请教。刍^churdo,割草打柴的人。2、T夫诺诺,不如一士Z醫谴。(宋•苏轼《讲出友直字序》)释:夫,一般人。诺诺,连声答应,表示顺从不违。士,有识见的人。说甥,直言争论。3、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谋者在诸了。(汉•王充《论衡•书解篇》)释:宇,屋檐。失,火误。草野,指民间。经,倫家经典。诸子,诸了百家。4、将拒谏则英雄散,策不从则谋丄叛。(黄石公)5、一分钟一秒种自满,在这一分一秒间就停止了自己吸收的生命和排泄的生命。只冇接受批评才能排泄精神的一切渣滓。只冇吸收他人的意见才能添加精神上新的滋养品。(徐特立)审时适变篇1、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7、淮南子•氾论训》)释:苟,如果。法,取法。周,合。循,遵循。2、治事不若治人,治人不若治法,治法不若治吋。(宋•苏轼《应制举上两制书》:“〜。时者国Z所以存亡,天下Z所最垂也。”)释:治,治理,掌握。不若,不如。时,时机,时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