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

ID:42705411

大小:90.95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9-20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_第1页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_第2页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_第3页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_第4页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8年3月绵阳南山中学2018年春季高2017级3月月考历史试题命题人:宋熹曦审题人:钟晓燕注意:1•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H卷(非选择题)两部分;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共48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小题,满分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墨子说:“今也,农夫早出暮入,强乎耕稼树艺,多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上述引文反映了战国时期A.生产方式的改变,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B.劳动者地位低下,阶级矛盾日益激化C.铁器牛耕的推广,有利于农

2、业生产D.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生活悲惨困苦【答案】A【解析】战国时期,由于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早出暮入”、“不敢怠倦”,主要原因是为自己生产,“不强必饥”。说明集体耕作方式转向个体工作方式,说明生产方式的改变,A正确;B和D不符合材料主旨;C属于材料中现象的原因。1.韩非子在《耕战论》中提岀“能趋力于地者富,能趋力于敌者强”,因而必然要求“重农"。韩非子“重农”的着眼点是A.民众幸福B.社会稳定C.国家富强D.个人抱负【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由“能趋力于地者富,能趋力于敌者强”可见韩非子“重农”的着眼点是国家富强

3、,故选C;A不符合韩非子的阶级立场,排除;B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重农2.《吕氏春秋》有言:“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下列选项与题中所述“事末”相关的是A.“当年嫁得君,为君乘机杼。”B.“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C.“物勒(刻划)工(制造者)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D.“富民之家,地大业广,阡陌相连,召募浮客,分耕其中,鞭笞驱役,视以奴仆。”【答案】B【解析】

4、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农业经济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本指农业;末指工商业。“事末”是指从事农业。A指从事家庭手工业,家庭手工业是农业的副业,所以选A;B反映经商活动,排除;C反映的是官营手工业,排除;D反映的是田庄经济,排除。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本业1.下表为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部分)时期内容备注春秋战国牛耕、铁农具都江堰、郑国渠测知二十四节气有利于农事安排秦汉楼车提高播种效率选种、育秧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表中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A.注重创新农业生产工具B.精耕细作模式形成并发展

5、A.注重农时、改进耕作技术B.注重农业经验总结及推广【答案】B【解析】A、C不能全面反映材料,排除;D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反映出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创新农业生产工具、注重农时、改进耕作技术,体现出精耕细作模式形成并发展,故B正确。【名师点睛】明碓精耕细作的含义是解题关铤。精耕细作指农业上认真细致地耕作'指的是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学体系*包括发明创新农业生产工具,改进耕作技术*兴修农田水利*垂视农时*总給推广农业经轍¥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1.中国古代历

6、来重视户籍管理,严格控制人口流动,古人出行必须持有官府发放的“路引”,相当于现代的身份证。这种做法的目的是A.防止人口流动造成社会动荡B.保证政府赋税、徭役和兵役来源C.征调人力兴修大型水利工程D.保证为抵御外族入侵提供足够兵源【答案】B【解析】中国古代重视户籍管理,严格控制人口流动,综合分析这种做法的目的,B项保证政府赋税、徭役和兵役来源,较全面反映我国古代赋役的特点,故本题答案选B项;ACD说法不够全面。2.据《史记•平准书》记载,西汉初期,“富商大贾或贮财役贫,转毂百数,废居居邑(贱买贵卖,囤积居奇),封君皆低首仰给。冶铸煮盐,财或

7、累万金,而不佐国家之急,黎民重困”。这反映岀当时A.民营作坊已经超过官营手工业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C.富商大贾对社会产生一定影响D.政府为商业发展提供宽松政策【答案】C【解析】材料叙述的是汉武帝时期,富商大贾乘国家财政困难之际在城市中大搞囤积居奇,谋取厚利,列C项。材料侯封君都得向他们低头求取供给的情况,反映出当时富商大贾对社会产生一定影响。故答案为反映的是商业情况,排除A项;B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封建王朝抑制商业发展,排除D项。1.西汉建立初期,推行休养生息政策,轻徭薄赋,虽然这政策促使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发展,但远远不能满足王

8、朝财政需要。为解决这一矛盾,西汉政府A.提高农业税和商业税B.大量裁撤政府机构C.加强对经济资源的垄断D.严厉打击囤积居奇的商人【答案】C【解析】西汉初期实行盐铁官营,加强对经济资源的垄断,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