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诗学》讲座

亚里士多德《诗学》讲座

ID:42707896

大小:453.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9-20

亚里士多德《诗学》讲座_第1页
亚里士多德《诗学》讲座_第2页
亚里士多德《诗学》讲座_第3页
亚里士多德《诗学》讲座_第4页
亚里士多德《诗学》讲座_第5页
资源描述:

《亚里士多德《诗学》讲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亚里士多德《诗学》讲座主讲:刘小枫亚里士多德《诗学》讲座(一)下面您将看到的是刘小枫先生于06年5月30日在中国人民大学所做的关于亚里士多德《诗学》的讲座内容。感谢豆瓣网的朋友提供了这次讲座的录音~~整个讲座耗时1小时36分钟,我经过一天半的整理,目前大约完成了一小时左右的量。全部完成的话,字数估计将超过两万。我考虑每天在blog上发2、3000字左右的内容,一个星期发完。对于我,刘小枫这个名字意味着太多。如果当时没有读到《拯救与逍遥》,今天的我又将是怎样一副摸样呢?记得读这本书的时候正借住在金山某同学家中,每日下午便捧着这本书,一边看一边在宽

2、敞的农舍中踱步~~此情此情至今仍然历历在目~~在按照讲座录音进行文字记录时,除了对那些语句过于重复、冗余或者语序颠倒比较厉害的地方我稍稍加以修正之外,其余部分基本不做改动,尽可能还原了现场。涉及到外文词汇,特别是希腊文的时候,我查阅了字典和手头的一些资料。所幸外文的量很小,应该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下面就请看吧~~今天我想跟大家谈一谈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这本书的性质。这本书我的翻译是《论诗术》,为什么要翻成这样,以后再讲。在进入正题之前我想先谈一下我们现在读书的一个基本的问题。大家都感觉到现在的大学教育的水平不如以前。原因有很多,我想其中一个原

3、因是我们现在离经典的原著越来越远。至少是在60年代的时候,本科生进大学的时候,文科一进来都是读原著,由老师带着同学一起读原著,主要是老师要来讲解。而现在呢,我们一进来读的都是什么通史阿、概论阿,甚至到研究生的时候都还很难接触到原著。由于这个原因,使得我们学习的质量下降。我们现在要回到我们传统的读书习惯,本科一进来就应该读原著。可是原著如何来读呢?这就涉及到很多麻烦问题。我们就以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为例子来看一下。第一个问题就是亚里士多德的这本书,我们通常把它看作文艺理论或者是美学的名著。因此,只是在哲学系的美学专业和中文系的文艺理论专业才会去念

4、它,其它专业根本不会去看。可是这本书呢,据劳特里奇的哲学史里面写亚里士多德的那章讲:如果按照我们现在对美学这一领域的理解,亚里士多德的任何著作好像都没有涉及这一题材。因此他的意思就是说我们以现在的美学和文艺理论的观点来衡量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说不通的。这样一来就使得我们觉得美学和文艺理论专业要读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其实是莫名其妙。而应该读的专业呢,又不去念它。究竟是哪一些我们现有的专业应该来念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这就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基本问题。第二个想谈的就是要进入一个古典的文本,必须从前人的注疏入手。这是进入任何古典文本的必由之路,不管是中

5、国的还是西方的。我们不可能直接来读论语或者庄子,必须要从整理出来的前人的注疏来理解。我们不能把我们的智慧想得那样得高,我们必须借助那些前人,那些高人。因此我们要读《诗学》呢,首先要大致了解一下前人的注疏。前人的注疏要分两种,一种是古注,就好像我们说论语,从郑玄、黄侃一直到康有为都称之为古注。还有今人的注。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的古注比较著名的是阿拉伯的两个,接下来是近代的。近代的有意大利的,接下来是莱辛的、基尔凯郭尔的等等。这些注疏可以看出他们都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从不同的文化学术背景来解释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这就出现一个问题:如何来把握亚里士

6、多德的原意?比如说在阿拉伯的解释中,他们就会把亚里士多德的一些看法和阿拉伯的诗歌的创作等等结合起来,这个跟我们中国的情况是差不多的。可是究竟应该把亚里士多德的著作理解为什么样性质的一本书是一个基本的问题。不管你是不是把它和我们自己的文化处境结合起来,都先必须把作品的性质弄清楚。最后,我们还会回到这个问题上来,就是要看一下西方的美学是怎么出现的?美学究竟涉及到一个什么样的东西?这里面的关键点就是从黑格尔到海德格尔!我们先把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的性质看一下,再来看黑格尔的美学里面如何处理所谓的传统的艺术问题。由此可以看到现代和古代之间的关联及其差别

7、。接下来我们就先看一下亚里士多德的这个最基本的学问的系统(我们不能称之为体系)。要了解亚里士多德的这本书是什么样的性质,首先要了解这本书在他的整个的学问中处于一种什么样的位置。这是对于有很多著作流传下来的任何一个大作家,我们必须首先加以了解的一个方面。如果一个作家只是留下一本书,那就没有什么好说的;如果他留下了七八本书、三十本书,我们就要来注意这本书究竟在他整个系统中处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要定位,找准它的方位,这是进入的一个最具体的方面,也就是说从大的形式方面去看。昨天讲过,看一本书要从它的目录、篇章结构,这是它的地图,我们要找一个地方把这个地

8、图摸清楚,篇章结构,它如何分章。如果是一个著作系统的话,我们就要看这部著作在它的整个写作系列里,包括时代,包括他的学问的安排等等等。就好像要了解柏拉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