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比例尺教学设计

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比例尺教学设计

ID:42732474

大小:2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21

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比例尺教学设计_第1页
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比例尺教学设计_第2页
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比例尺教学设计_第3页
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比例尺教学设计_第4页
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比例尺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比例尺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比例尺教学内容:比例尺(课本48-49页例1,“做一做”,练习八第1、2、3题)教学目标:1、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正确说明比例尺所表示的具体意义。2、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能将二者进行互化。3、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教学重难点:重点:比例尺的意义。难点:将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目标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融合学习过程:一、板书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比例尺”(板书课题)一起来看学习目标。二、出示学习目标:本节课我们的目标是:1、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正确说明比例尺所表示的具体意义。2、认识数值比例尺和

2、线段比例尺,能将二者进行互化。3、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同学们,有信心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吗?为了能更好的完成学习目标,请看学习指导。三、自研共探1、看一看(自学探究)认真看课本第48和第49页的内容,看图,看文字,重点看各色方框里的内容并思考:(1)、什么是比例尺?求比例尺的方法是什么?(2)、看课本48页右图下面的线段比例尺,想:怎样把它转化成数值比例尺?(3)、比例尺一般写成什么形式?师:生认真看书自学,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看书。2、议一议(合作交流)主要交流自学探究中的问题,先对子之间互说,最后小组内交流,统一答案或记录下没有解决的问题,以备下一步的展示。3、说

3、一说(汇报展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学成果的汇报。针对自学探究中的问题,可以口答、板演、或提出问题。组间可以补充或质疑,教师尽可能的引导或解疑。4、小结归纳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求比例尺时,需要注意单位的统一,同时,比例尺是一个比,不能带单位名称。为了计算方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或后项是1的比。师:通过刚才的展示,老师发现各个小组的自学效果的确很好。到底同学们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怎么样呢?下面请看检测题,比一比谁发言最积极,谁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强!四、巩固提升1、填空。(1)一幅图的()和()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1︰10

4、00000表示图上1厘米的线段相当于实际距离()厘米,也可以写成。(2)为了计算简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或后项为()的比。(3)():()=比例尺,实际距离=(),图上距离=()(4)┗─┻─┻─┻─┛是()比例尺,表示04080120160千米图上()的距离相当于地面上()的实际距离。如果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5厘米,那么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千米;如果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1200千米,从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厘米。2、北京到南京的实际距离是880千米,若在地图上量是8厘米。你知道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吗?要求:1、独立完成,对子讨论。学法指导:先自己

5、独立完成题目,然后举手示意对子,待对子完成后小声讨论。2、组内交流,整合答案。学法指导:待组内成员全部完成后交流各自答案和理由,最终形成统一答案。3、分工合作,板演展示。学法指导:由组长分工:板演、检查、预展(讲解者)4、汇报讲解,补充评价。学法指导:各个小组按抽签顺序讲解展示,讲解时可以组内补充,也可其他组补充或质疑。展示后,其他组或教师给予评价。操作指导:教师在预展时巡视各小组,指导并帮助小组快速分工,让每个学生尽快参与其中,没有得到展示机会的小组安排课后自改或小组对改。五、全课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比例尺,求比例尺的方法是什么呢?首先根据比例尺的意义确定比

6、的前项和后项,写出比,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位置不要写错;接着把两项化成相同的单位;最后化简比,变成前项或后项是1的比。下面我们就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字体又工整。六、当堂训练:1、必做题:课本练习八的1、2、3题2、选做题:一张精密仪器图纸,用8厘米的线段表示实际的8毫米长,则这幅图的比例尺是多少?3、拓展题:在一幅比例尺是1︰2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相距8厘米。如果在比例尺是1︰8000000的地图上,这两地相距多少厘米?板书设计:比例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