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化学衔接教材

初高中化学衔接教材

ID:42735771

大小:48.5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20

初高中化学衔接教材_第1页
初高中化学衔接教材_第2页
初高中化学衔接教材_第3页
初高中化学衔接教材_第4页
初高中化学衔接教材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高中化学衔接教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初高中化学衔接教材第一章做好学习高中化学的准备第一节进行心态调整适应高中生活高一是中学阶段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对于刚入学的高一新生而言,能否尽快适应高中的学习很关键,适应得好则能为高考打下好的基础;适应得不好就会让自己陷入被动。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学会分析环境,正确地评估自己,树立信心,保持一种平和、积极的心态。1、“强中更有强中手”每年的高一新生,尤其是重点中学的新生,他们在初中阶段由于学习成绩突出,颇受老师和学校的青睐。长此以往,他们心中就滋长了一种优越感、特殊感。而到了高中阶段,由于新生的素质大体相同

2、,角色和地位上的改变,给他们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昔日佼佼者的自尊自信严重受损,并由此波及对前途产生焦虑。不少家长在看到孩子成绩大幅下降时,不是细心帮助孩子分析问题,而是显出不满,责怪孩子。有一些学生,面对着身边众多的尖子生突然丧失了信心,变得自卑起来,再也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了。其实,初、高中不同学习阶段对成绩的要求不同。高中考试平均分一般要求在65~70分左右。如果一个班有40名学生,通常会有10位左右同学不及格,90分以上的同学很少。有些同学和家长不了解这些情况,对初三时的成绩接近满分到高一开始时的不及格这个落差感到不可思议

3、。其实,按高考成绩来看,总分为630分,500分的考分(79.3%)就能进入重点大学(一本);420分的考分(66.7%)也能考上大学本科(二本)。而且,我们自身的水平并没有下降,只是比较的参考标准不同了,周围的对手比以前更强了。此时,应该积极地肯定自己能在这种环境中得到磨炼,只要不断地超越自己,就能获得成功!【学生活动】与自己的前后左右四组同学建立近10人的学习团队。了解他们中考化学成绩,明确自己的位置。我的成绩最高成绩差距同一水平同学2、“咬定青山不放松”由于初三学习比较辛苦,到高一部分同学会有松口气的想法,因为离高考毕

4、竟还有三年时间,尤其是初三靠拼命补课突击上来的部分同学,还指望“重温旧梦”,这是很危险的想法。初中化学只有二册书、半年多的学习量;而高中化学要五本书、三年半(包括初中)的学习量,靠几个月突击根本不可能。因此到了高中,需要学生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不能放松。3、“常把兴趣作良师”学生初学化学还是比较感兴趣的,但具有不稳定性。刚开始学习化学时,出于好奇心,兴趣较浓。但时间一长,一部分学生学习遇到困难,兴趣便会下降,因此要培养持续稳定的化学学习兴趣,就要及时帮助学生突破难点。突破难点的方法主要有:①运用信息技术,呈现知识结构;②

5、安排伏笔,以旧带新;③分散难点、逐个击破;④运用比喻、类比。例如:讲授原子结构时,运用多媒体技术模拟原子核外电子运动,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化合价是重要的化学用语,但死记硬背很困难,引导学生编制口诀,这样一来,朗朗上口,一旦记住,长久不忘,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掌握,采取分散教学,反复呈现,定期默写,开展比赛,实施奖励,这样就可把死板的记忆变得有趣、灵活,学生从而满怀信心主动学习。化学每个知识点的学习都离不开兴趣,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兴趣又恰是一颗颗钻石,只要努力开

6、发,就会串成一条闪亮的智慧长链。第二节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高中学习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它不像初中的课程,可以凭借小聪明在考试前突击一下就把成绩提上去,对于难度更大、覆盖面更广的高中内容来说,预习、听课、复习、作业、笔记等等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不但这样,还有一些习惯性的做法需要培养,高中生应当尽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按部就班地跟着课程进度学习。高中生应当培养的优良习惯有许多,诸如有疑必问的习惯,有错必改的习惯,动手实验习惯,查找工具书的习惯,健康上网、积极探究的习惯等等。从课堂学习的过程看,主要培养以下一些好习惯。1、认真预

7、习的习惯课前预习也是学习的重要环节,预习可以扫除课堂学习的知识障碍,提高听课效果;还能够复习、巩固已学的知识,最重要的是能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减少对老师的依赖,增强独立性;预习可以加强记课堂笔记的针对性,改变学习的被动局面。在预习时,要做到:了解教材的大概内容与前面已学的知识框架;找出本章或本课内容与前面已学知识的联系,找出所需的旧知识,并补习此时的知识;找出本课的难点和重点(作为听课的重点);对重点问题和自己不理解的问题,用笔划或记入预习笔记。2、专心听课的习惯如果在每节课前,学生都能自觉要求自己“必须当堂掌握”,那么上课

8、的效率一定会大大提高。实际上,有相当多的学生认为,上课听不懂没有关系,反正有书,课下可以看书。抱有这种想法的学生,听课时往往不求甚解,或者稍遇听课障碍,就不想听了,结果浪费了上课的宝贵时间,增加了课下的学习负担,这大概正是一部分学生学习负担的重要原因。上课听讲一定要理清思路。要把老师在讲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