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相关论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相关论文

ID:42744534

大小:23.6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相关论文_第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相关论文_第2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相关论文_第3页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相关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题目: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谈生态环境问题姓名:李绩学号:201006050123班级:2010级外国语学院英语A班科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师:闫彩红时间:周二第1041,12节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谈生态环境问题如今,随着经济社会以及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各种污染日益加剧,生态环境遭到严重坡坏的问题一点点侵蚀着我们当前的幸福生活。我们可以明显的感受到满目疮痍的地球母亲已经在苟延残喘,但她愚蠢的儿女们仍然在肆无忌惮的汲取着她体内所剩无几的养分。嵯峨黛绿、蓊郁阴翳、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碧波清流的景色也将随之化

2、成我们心中永恒而美好的记忆,虽然光鲜绮丽,却不会再重现。生态环境问题已经上升为全球性的问题,他的控制和解决也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热门话题,它的严重性,紧迫性,危急性更是让我们胆战心惊,看着一例例环境恶化的案例,真是心痛才下眉头,忧愁又上心头啊!青海湖,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重要国际湿地,更是维系青藏高原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和阻挡西部荒漠化“东进”的天然屏障。2004年,媒体刊登一张卫星遥感照片,让人吃惊不小。照片清晰显示:一个面积达96・7平方公里的湖泊从青海湖分离出去;青海湖由单一大湖“裂变”成一大数小的湖泊群。

3、这是一个青海湖地区生态恶化的突出“表征”。有人预言:如不加以保护治理,青海湖将“彻底蒸发”,成为下一个罗布泊。环湖地区生态恶化有“天灾”,更有“人祸”:该地区生态环境先天脆弱,全球性气候变化,气温上升,降水量减少,对其生态影响巨大;人口快速增长,过度放牧和长时间过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活动,对青海湖地区生态恶化推波助澜。针对青海湖生态所患种种“病症”,国家正式批复《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将实施湿地保护、草原鼠虫害防治.沙漠化土地治理、生态保护林建设、水土保持等多项生态保护工程。把人为保护和自然恢复

4、有机结合,以求合理“有度”利用环青海湖地区的自然资源,减轻人类的活动对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摘自《人民日报》:10年时间给青海湖“疗伤”)由“青海湖“这个案例反映出由于过度的自然化,人化自然改变了自然规律起作用的范围和结果,改变了各种自然进程,特别是生物圈内的物质和能量的流通和交换,导致了生态失衡。人们在谋取自身利益时忽略了与自然之间的联系,然而唯物辩证主义认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都具有客观实在性,他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是辩证统一的。在

5、改造客观世界中人们用错误的意识来指导实践活动,从而忽视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以及自然规律及其客观性,甚至藐视规律,消灭规律夸大了主观随意性和经验主义造成生态失衡。从表面上看,生态失衡是自然内部系统平衡的严重破缺,实际上它是人与世界关系的严重失衡,因为这种危机是由于人的实践活动进入自然系统而导致的,它是以”天灾“表现出来的”人祸,“。因此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发挥在那的关系、节约使用合理使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的可利用率

6、,搞好环境保护、维护生态平衡,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我们以“青海湖”为例可扩张延伸出当代的环境问题凸显了人和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人与自然作为社会系统的两个要素,处于对立统一中,人类过度开垦自然,自然便会报复与人类。人们在生产活动中,由于没有正确处理好自然界的适应和改造之间的关系,破坏了人与自然界的和谐。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几乎把整个自然界都纳入生产活动的范围,从自然界获得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所必需的物质并且一味的索取却从没想过以德报德只是自然界内部的调节系统都不能恢复其损失,这远远超出了它的负荷

7、能力。量变引起质变,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是必然会引起质的飞跃,人们过度攫取自然资源,导致自然资源逐渐贫乏和枯竭。造成“罗布泊”和“楼兰古国”的悲剧。现如今,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恶化,这是我们有目共睹的,清澈的河流,葱郁的树林,湛蓝的天空都消失了踪影,地球一次次地原谅了我们,希望我们能及时改正,可我们却还不知收敛更加变本加厉,依然疯狂的摧残着生态系统,人们的腰包日渐鼓起来,但生态系统却日益衰弱,自我调节能力大不如从前。真不敢想象漫漫黄沙毫无水分的世界,我们思念曾经多少文人骚客赞誉过的环境。所以,我们要勇于承认揭露人

8、与自然之间的矛盾,遵循自然规律,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与自然和解。利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坚持可持续发展观,让仅存的绿洲至少能存在久一点不要那么快消失。管仲认为:“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苴泽草菜不可以为天下王。”古人都有这样精辟的认识,我们为什么不能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