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推进巴楚县菜篮子工程的实践与思考(原稿)

关于加快推进巴楚县菜篮子工程的实践与思考(原稿)

ID:42760002

大小:28.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9-22

关于加快推进巴楚县菜篮子工程的实践与思考(原稿)_第1页
关于加快推进巴楚县菜篮子工程的实践与思考(原稿)_第2页
关于加快推进巴楚县菜篮子工程的实践与思考(原稿)_第3页
关于加快推进巴楚县菜篮子工程的实践与思考(原稿)_第4页
关于加快推进巴楚县菜篮子工程的实践与思考(原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加快推进巴楚县菜篮子工程的实践与思考(原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加快推进巴楚县“菜篮子”工程的实践与思考“米袋子”与“菜篮子”是与白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二件民生大事。“米袋子”在“18亿亩良田红线”和国家多种财政贴补政策的保护鼓励下得到基本解决的形势下,“菜篮子”在数量、品种和卫生状况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卖菜难”,尤其是“买菜贵”己成为我县居民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是当前政府必须重点关注与努力解决的民生问题。一、我县“菜篮子”现状(-)蔬菜基地情况。全县有固定设施蔬菜地面积*亩,其屮城郊红海乡、多来提巴格乡蔬菜面积*亩。年产蔬菜*吨,其中城郊二乡年产蔬菜*吨。全县有阳光温室大棚*个,占地*亩,年产蔬菜切屯,其中城郊二乡有阳光温室大棚*个,占地*亩,年

2、产蔬菜*吨。(二)畜禽基地情况。全县现有奶牛场*个,奶牛*头。养羊基地*个,年存栏*头,年上市*头。全县现有生猪基地*个,能繁母猪*头,生猪存栏*头,年上市生猪*头。全县禽场*个,年产商品蛋*吨,肉禽*万羽。(三)农贸市场建设情况。截至2012年底,全县共投入各类建设资金5700万元,基木完成了全县10个乡镇农贸市场(8个新建、2个提升改造)的建设改造。二、我县“菜篮子”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基础设施薄弱。“菜篮子”工程涉及生产、加工与销售各个领域,每一环节的瓶颈将会制约整个产业链的健康发展。主要表现一是基地建设缺少规划布局,明显处于自发状态。二是全年均衡生产能力不足,尤其是冬季产能不足

3、,这与阳光温室的建设、维修等投入不足有关,更多的是与投入效益比低有关。三是保鲜冷链投入不足,对均衡市场供应、提高效益贡献度不高。四是小生产规模导致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同时,蔬菜的种子、育苗、种植、技术服务与推广、批发零售等产业链完整度低。(二)生产成本居高。蔬菜等副食品的市场价格由生产成本决定,即使一个阶段市场价格过高或过低,最终因市场经济的自然调节作用会维持到一个合理的水平。生产成本由土地、投入品和劳动力制约。巴楚县人工成本人大超过内地是不言而语的事实,而蔬菜生产又是用工量大的农业产业。此外,蔬菜生产者不仅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还要面对自然灾害与市场风险,这也大大地增加了劳动力成本。(三)

4、信息流通不畅。缺乏全县性的蔬菜副食品信息发布平台,未能将城区周边乡镇蔬菜生产销售与全县蔬菜生产销售通盘考量,造成信息流通不畅,市场割裂,生产过剩与生产不足同时存在,影响生产者积极性效益。农产品经纪人发育度不高。“菜篮子”的自给率并不是越高越好,应与当地的经济与全国市场流通相一致。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许多人可能不相信巴楚县大米的自给率曾经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但自上世纪70年代初巴楚停止水稻的种植后,巴楚县的大米供应并没有受到影响,虽然这是个极端的例子,但也说明因地制宜、市场调节的巨大作用。三.加快推进“菜篮子”工程的思考(一)主要工作1、制定发展规划。随着城镇化的快速进展,巴楚县城将与全国大部

5、分地区一样,入城人口将会继续增长,对副食品的需求量自然会越来越多,因此要及早谋划。蔬菜生产是“菜篮子”工程的最主耍内容。餐桌可以一日无肉,但不能一日无蔬果。相对于畜禽等肉食品,蔬菜的调运费用最高、损耗最多、品质影响最大,因此,叶菜类以当地生产供应为主,块茎类可适当计划外采。政府“菜篮子”工程规模要力求在自给率与外采率之间达到平衡。过低的自给率虽然有可能引起市场供应的大幅波动,影响民生稳定,但过高的口给率不一定有利而无一弊,相反,一旦造成供应过剩将会严格挫伤生产者的积极性,最终伤害的还是消费者。要制定“菜篮了”工程设施地保护政策。对政府确定的蔬菜基地不得随意侵占,对必须搬迁的,政府要安排新的

6、蔬菜地并配套建设,对菜农的损失给予补偿。2、落实生产基地。主要是蔬菜种植基地,畜禽养殖基地。生产基地的建设要注重发挥社会资本的力量,政府只在规划用地、水电配套、饲料保障和污水处理等方面给予协助或投资。生产基地的建设可遵循几下原则:一是规划化,连片成区。二是所在区域土壤与水源最优化。这是因为,在农业生产的所有门类中,蔬菜生产对土壤与水源的要求,仅次于花卉生产。三是集中连片,便于设施配套、技术交流推广、生产管理和流通交易。要加强生产基地内土壤有害物质的定期检测。由政府资助,协会组织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基地的中报,提高生产基地的产品品质、产品竞争力,提高生产者的经济效益。3、完善流通渠道。一是合理

7、布点,完善农贸市场硬件建设。农贸市场原则上应由政府投资、企业化管理,减少不合理的收费,以降低交易成本,吸引外菜客商来巴楚交易,成为巴楚“菜篮子”工程的重要补充。二是建立主要农副产品,如蔬菜、肉类的动态化信息管理平台,通过对平台上周边地区信息的综合分析,指导生产者合理安排生产,避免“多了多了,少了少了”的状况发生。三是政府投资和鼓励民间资本投资相结合,建设大型保鲜库、汽调库,延长与均衡蔬菜供应周期,优化保淡供应,提高农产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