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管理第八章精要

小学班级管理第八章精要

ID:42766902

大小:358.32 KB

页数:32页

时间:2019-09-22

小学班级管理第八章精要_第1页
小学班级管理第八章精要_第2页
小学班级管理第八章精要_第3页
小学班级管理第八章精要_第4页
小学班级管理第八章精要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班级管理第八章精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授课教师:贾艳红班级管理第八章如何开展班级心理教育教学目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内容本章参考书目本章思考题教学目的当前的中小学生在学习、交往等方面,存在诸多的困难、压力、困惑,如果不能得到及时地解决,时间长了就会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作为未来的小学教师,有必要确立心理健康理念,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使青少年有良好的心理状态进行学习和生活,为更好地适应社会及实现终身教育提供优良的心理环境。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法自制课件、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内容一、心理健康的标准二、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三、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五、心

2、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一、心理健康的标准一般而言,心理健康是指心理及行为方面不存在障碍的一种持续的状态。心理健康是指个人生活适应上所表现出的和谐状态。观点1观点2观点1心理健康的7条标准(摘自于卢家楣等教授编写的《心理学》一书)第一条,智力状况正常第二条,情绪、情感稳定乐观第三条,意志坚定,能够自制第四条,人际关系和谐融洽第五条,具有适度的反应力第六条,自我悦纳第七条,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观点2心理健康的5条标准(齐学红主编《新编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1、与群体融洽地相处2、客观地认识自己及他人3、心理和行为一致4、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5、情绪的稳定和持续性二、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3、(一)抑郁(忧郁)(二)多疑(三)情绪波动(四)激惹(五)自卑(六)孤独(七)依赖(八)焦虑(九)自我中心(十)忌妒三、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一)遗传及生理因素(二)家庭环境因素(三)学校教育因素(四)社会文化因素(一)遗传及生理因素一般而言,子女的智力水平受其父母的智力水平的影响,成正比例关系。而父母的精神健康状态也与子女有着密切的关系。多动症和神经分裂症等诸多的心理疾病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比较大。生理因素的影响主要是指性成熟度。性成熟包括性生理和性心理两个方面。性生理的成熟直接影响着性心理的健康。只有二者发展协调,才能实现个体的健康成长。正常情况下,性心理的成熟度要低于性生

4、理的成熟度,这种不协调对个体造成的影响又存在着性别的差异。男孩子中,性生理成熟度高的人更加自信、乐观、积极主动,与周围的人能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反之,会出现怯懦、焦虑甚至抑郁。女孩子性生理成熟度高于性心理时,更容易与同辈群体隔离,出现离群索居的现象,而且趋向于与年长的人来往。这方面必须引起班主任的高度重视。(二)家庭环境因素家庭对个体心理影响主要通过家长的教养类型来体现。教养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1、专断型2、保护型3、放任型4、民主型1、专断型表现在对待子女态度上的冷漠、严厉。孩子稍有不服管教,家长就会采取简单粗暴的打骂方式,这种方式会导致极端片面性人格和懦弱性人格的形成。案

5、例案例小姚的父亲对她管教很严。家长要求孩子在学校里必须利用所有的学习时间,包括课间10分钟;不许孩子和其他同学交朋友;也不许孩子参加学校的集体活动。在家里,他经常翻看孩子的日记,随时掌握孩子的思想动向。这样,孩子在集体中显得很孤单。可是,小姚是一个感情敏感细腻的女孩子。在学习和心理的双重压力下,她的感情要有所寄托。于是,她悄悄地谈起了恋爱,而这段不成熟的感情并没有给她带来精神上的安慰、释放。她担心家长知道这件事,又不忍割舍这份情感,渐渐地,她变得更加沉默、多疑、敏感,整天忧心忡忡,学习成绩每况愈下。2、保护型表现在对孩子要求的满足上,父母一般对这些要求不作理性的分析。甚至对孩

6、子必须面临的挑战也越俎代庖,使孩子失去应有的锻炼机会。这种教养类型导致孩子性格懦弱、缺乏独立性,很难在以后的生活中自主、自立。3、放任型即父母对孩子不管不问,顺其自由发展。在这类家庭成长中起来的孩子,要么独立能力很强,要么能力较弱,纪律性不强,不太愿意受纪律的约束,自私、霸道,很难与人和谐共处。4、民主型能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阶段和不同的情况,对孩子的教育方式进行调整。对孩子的要求有一定的原则性,同时又能充分地尊重孩子,满足孩子的个性要求。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教养类型。(三)学校教育因素首先表现为教师的影响。其次,是学生同辈群体的影响。教师的影响教师的个性、能力、教学风格对学生心理

7、的发展影响很大。教师爱好广泛、活泼开朗,学生往往也乐于参加集体活动,对学习、生活充满自信。如果教师性格怪异,行为中出现偏袒、武断、冷漠等倾向,学生中大多会有猜疑、自闭、任性和反社会行为的呈现。学生同辈群体的影响所谓同辈群体是由地位、年龄大体相同的人组成的、关系密切的群体。在现代社会中,同辈群体的影响甚至超过父母、老师的影响,同辈群体之间的兴趣爱好、性格、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方面都具有感染、传递的作用。目前青少年犯罪呈现团伙化的倾向,少年犯们大都是学校中的落后群体,他们经常出入游戏厅、录象厅、网吧等低级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