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网格化管理新模式的实践研究

城市网格化管理新模式的实践研究

ID:42773452

大小:358.90 KB

页数:108页

时间:2019-09-21

城市网格化管理新模式的实践研究_第1页
城市网格化管理新模式的实践研究_第2页
城市网格化管理新模式的实践研究_第3页
城市网格化管理新模式的实践研究_第4页
城市网格化管理新模式的实践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市网格化管理新模式的实践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城市网格化管理新模式的实践研究引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社区作为基层治理的单元,和谐社区是和谐社会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基础原来的单一公有制发展为混合所有制,人际关系中“单位人”逐步弱化,“社区人”的属性逐步明晰,社区作为整合社会关系、解决社会矛盾、协调各方利益的前沿阵地越来越重要,社区居委会承担的工作和职能愈加沉重,原有社区管理体系存在着很多问题,如体制不顺、服务管理粗放、信息封闭隔离、反应被动等,为解决这些问题,探索创新基层治理制度尤为重要。近年来,全国各地探索基层城市社区组织的制度创新,其中网格化管理模式尤为突岀,网格化管理新模

2、式在2003年在上海的社区建设领域适时提出,2004年北京东城区率先建成了“城市网格化管理新模式”,运行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广受关注。2005年国家建设部确定了深圳、成都、杭州等10个城市作为第一批试点,到2013年底,国家住房与建设部先后共遴选岀51个城市(区)进行试点,并有33个城市(区)已经通过专家组的验收。试点城市的实践经验基本指出了一条通过构建一套基于网格的全面的信息管理系统平台,实现县区、街道办事处、社区等多级联动集成化管理和动态监控、实时反应的快速处置能力。由于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实践还处于起步阶段,实践过程和结果不尽相同,当前有关城市社区网格化

3、管理理论的发展还不成熟,应用范围的广度和深度也十分有限,对于制度的创新和推广的指导价值亟需强化。因此,笔者基于正在参与的永州市网格化管理模式建设工作的经历,加以梳理研究,希望对于永州市网格化管理模式有所助益。结合所学网络技术及法学知识,通过下层工作人员的第一视角,发现、思考、解决实际工作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和矛盾,推动理论研究的深化,促进我国城市社区治理进一步完善和系统发展。一、城市网格化管理的背景研究(一)历史背景我国城市社区治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在缓慢探索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的创设(20世纪五十年代)。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旧

4、时代的国家机器走向终结,国家逐步走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而原有基层治理体系遭到极大破坏,已经不能跟上实际工作的需要,也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如何重新将城市居民组织起来,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实现政权对于城市基层的控制和管理,整顿因战争、敌特、阶级矛盾等因素所导致街道、社区混乱状况,实现对城市乃至全国的有效社会治理。在1954年12月全国人大一届四次会议通过了《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和《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条例》,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城市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全国基层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两级组织于1956年底基本组建完毕,标志着我国城市基层治理

5、体系的初步建成,成为我国社会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一环。Z“单位”的的全面发展。(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确立了以公有制为经济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在城市全面确立下来,采取供给制的“单位”制度开始从党政军机关全面扩展到所有国营性质和集体性质的基层企事业组织,城乡居民作为“劳动者”都被纳入到相应的“单位”中。而内生于城市公有制经济之中的“单位”相对基层社区既有管理体制在经济基础方面相比,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单位”逐步成为主要的基层管理制度,不断侵蚀原有基层社区的管理体制和权力,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逐渐边缘化。同时尝试推进社区“单位”化

6、:一是指单位和社区在城市地理空间上的重叠,二是指用单位的多元化功能取代社区功能。3,社区制的兴起(20世纪80年代至今)。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的深刻变革,一方面,私营经济蓬勃发展,人口不断大量脱离公有制的“单位”,回归“居民”身份;另一方面,公有制经济受到强烈冲击,配给制萎缩,“单位”逐渐衰落,难以承担社会公共职能,基层治理主体地动山摇。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的组织机构缺位日益突岀,基层社会矛盾和冲突滋生蔓延,伴随着经济制度的变革,社会管理规范亟需建立健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重建国家

7、基层治理体系,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办,以较低成本地实现基层有效治理,摆脱政府包办所加剧的财政困境。经过一段时间探索,1989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国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以法律形式对社区服务进行规定,进一步明确居委会的组织、性质、功能和任务,至此社区作为基层城市开展群众自治、维护社会秩序、提供社会服务的基本单位,居委会作为建立在社区中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逐步发展为中国人民民主专政和城市基层政权的重要基础,也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之一,奠定了作为国家基本政治制度的之一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二)时代背景近年来,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化的不断扩展,城

8、市面貌、市政设施、城市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