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影响高校大学生就业因素及对策分析

关于影响高校大学生就业因素及对策分析

ID:42776184

大小:32.5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2

关于影响高校大学生就业因素及对策分析_第1页
关于影响高校大学生就业因素及对策分析_第2页
关于影响高校大学生就业因素及对策分析_第3页
关于影响高校大学生就业因素及对策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关于影响高校大学生就业因素及对策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影响高校大学生就业因素及对策分析随着我国大学扩招,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大学生就业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前途,还影响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更关系到我国社会人力资源的分配和经济发展前景。一、目前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随着1999年高校连年扩招,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人数逐年猛涨,大学毕业生数量迅猛增加,初次就业率不断下降,就业现状堪忧。根据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辻公报》统辻,我国高校本专科生招生人数为2007年565.92万,2008年607.66万,2009年达到了639.49万,我国的高等教育逐步迈入“大众化”阶段。据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2009年一季度,对全

2、国103个城市的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信息进行统计分析显示,劳动力市场在所有求职人员中,失业人员所占比重为49.3%,其中,新成长失业青年占21.5%(在新成长失业青年中应届高校毕业生占41.1%),就业转失业人员占16.2%,其他失业人员占11.6%;外來务工人员的比重为40.2%,外來务工人员是由本市农it人员和外埠人员组成,其所占比重分别为18.4%和21.8%。而随之而来的每年毕业生人数也连年增长,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也在不断下降,就业问题就显得越发突出。根据人力资源和保障部公布的数据,2009年应届高校毕业生为611万,就业率68%,2010年应届毕业生为630万,就业率72.2%,今后三年

3、内还将以每年50万的速度增长,整体就业人数不断增加。人力资源和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认为,“每年还有数百万的中专毕业生和高中毕业的就业者,以及农村转移劳动力,据此预计今年劳动力供求缺口在千万以上”。[1]中国劳动科学院研究员张丽宾说,“每年大学应届毕业生和'毕业即失业’的大学生加起可能达到1000万左右,近年国家每年新增就业目标为900万,其屮大学毕业生就业所占的比例正在接近50%,未來该比例还可能上升”。[2]可以预计,随着失业人员的安置,新劳动力的进入,高校毕业生逐渐增多,就业压力加大,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将日渐突出。二、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分析1.社会因素笫一,国家宏观调控及社会就业服务体系相对

4、滞后。社会的快速发展导致整个社会对高等教育多元化的需求,虽然这种多元化需求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但许多大学没有办学自主权,招生和培养计划不能着眼于市场需求,教育模式与产业结构不适应,导致高等教育的市场作用不能充分发挥,而这时的社会就业服务体系又不健全,服务相对滞后,从而直接影响了毕业生就业。第二,计划经济体制遗留的弊端。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力度的加大和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包统分”的就业体制逐渐被“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新的就业制度所取代。但“铁饭碗”观念在社会中还留有根深蒂固的影响,精英教育阶段,一次就业定终身的观念还没有根除,影响了毕业生就业。笫三,我国社

5、会转型屮的社会结构缺陷。我国处于“社会转型”过程屮,传统产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量减少,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一些专业面窄、基础理论研究类的毕业生就业则显得不景气。产业结构调整时期的“裁员”造成大量的企业富余人员流入社会,加大了大学生就业难度。1.学校因素第一,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我国高校从1999年起连续扩大招生规模,部分大学规划和招生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的需求,专业设置不尽合理,与社会需求相脱节,在专业调整的过程屮又出现了某些热门专业跟风的现象,致使一些大学生的素质不适应社会的需求,大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另一方面,高校专业设置过细过窄,大学生毕业难以在就业市场上找到专业

6、対口的职业岗位,由于国家经济处在结构调整转型期,专业的社会需求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学校并未根据市场变化做出相应调整,导致毕业生就业困难。第二,课程内容不符合市场要求。高校的教学计划与课程内容等方面更新慢,无法满足社会经济的口新月异要求,主要表现为部分专业的教学内容没有随着市场经济或领域的变革做相应调整,仍然用陈旧的教材和教学计划,导致学生所学知识落伍,跟不上市场的要求,所以导致毕业就业困难。第三,高校就业指导体系不够规范。高校在就业指导时,强调帮助学生了解就业政策、就业制度和求职技巧上,只重视就业数量,忽略就业质量,只关心毕业生能否顺利进入人才市场谋得一个职位,不重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对

7、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指导缺少深度。职业生涯与职业发展紧紧相连,这需要高校提供必要的组织支持,如转学、跨地区、跨专业学习。部分高校为大学生提供职业定位培训和工作实践的机会还不够,也导致大学生毕业就业困难。2.学生个人因素笫一,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偏差。随着高等教育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教育已从“精英化”转为“大众化”,社会就业形势日新月异,传统产业转制,机关、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竞争上岗已成为普遍现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