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兴趣对旅游者行为的导向作用【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论兴趣对旅游者行为的导向作用【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ID:427908

大小:95.07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7-08-01

论兴趣对旅游者行为的导向作用【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_第1页
论兴趣对旅游者行为的导向作用【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_第2页
论兴趣对旅游者行为的导向作用【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_第3页
论兴趣对旅游者行为的导向作用【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_第4页
论兴趣对旅游者行为的导向作用【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兴趣对旅游者行为的导向作用【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旅游管理论兴趣对旅游者行为的导向作用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一)国内外研究动态1.国外研究动态美国的亨利·阿赛尔(HenryAssael)(2000)提出,当消费者的感觉(视、听、触、嗅)被某种刺激激活究产生了暴露。对某种刺激的暴露并不必然地发生,消费者对某种袭击的兴趣或参与可以通过他们投入其上的注意来得以反映。消费者会从他们所暴露的刺激中进行选择和鉴别。消费者也可能避免暴露或不感兴趣的刺激。消费者有选择的感知营销刺激,因为每一个人在他的需要、态度、经验以及个人特性的结合上都是独一无二

2、的。促使有选择的感知发生作用的重要原理是消费者在寻求感知平衡。消费者在处理信息的基础上培养有关品牌的信念和对品牌的偏好,这些信念和偏好决定了消费者对一个品牌的态度。进而,消费者对一个品牌的态度常常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购买决策。在这个过程中,兴趣就是一个重要的情感成分,情感成分和认知成分以及意动成分共同决定了消费者的购买态度。康德的实践理性是对启蒙理性思想的批判和总结。一方面,它批判了启蒙理性的功利主义,要求恢复理性自身的尊严,并且为人类的道德进步寻找新的基础;另一方面,它又集成了启蒙理性的普遍性、主体性和排他性特征。而理性要成为实践理性

3、,即成为决定意识的根据,就必须通过道德兴趣。康德把这种道德兴趣或实践兴趣规定为理性兴趣。但是实践兴趣本身不但应该具有理性、激情和欲望这样三个层面的含义,而且还在实践理性的两个基本环节,即动力环节和实现环节中发挥其动力性功能和超越性功能。20出版于1968年的哈贝马斯的《认识与兴趣》一书,以认识和兴趣的关系为框架,讨论在一种所谓解放的兴趣的基础上建立批判性科学的可能性,即试图建立一种没有统治的交往关系,取得一种没有压制的共识。在这部作品中,哈贝马斯对康德的兴趣概念进行了探讨,并且结合德国古典哲学的发展作了引申理解,给人有益的启发。另外

4、,法国哲学家德勒兹在1963年发表了《康德的批判哲学》一书,以自己独到的视角纵论三大批判,论述极为精到。兴趣概念在这部书中视德勒兹的关键性概念之一,但只是作为一个理解性框架的构成部分,德勒兹对于兴趣概念本身并没有进行深入的讨论。2.国内研究动态:目前国内关于研究兴趣与旅游的专著并不多见,几乎没有。甚至关于兴趣这样一个单独话题的理论专著或论文也很少。大多数是把兴趣放在心理学的范畴来描述的,并且关于兴趣的内容很少。比较多见的是把兴趣与教育相结合。宋朝的严羽曾提出“师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际可求。元辛文房也提到过“

5、自撰渔歌,便复画之,兴趣高远,人不能及”。薛群慧(2000)通过对一系列心理学知识的探讨研究,提出旅游者个体心理倾向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需要、兴趣和动机。其中兴趣是指人对事物的特殊的认识倾向。这种认识倾向是指认识过程中带有稳定的指向、趋向的含义。这种指向、趋向在比较稳定的条件下且能够持续较长的实践,才能构成人的兴趣。兴趣在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异,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兴趣的倾向性、兴趣的广阔性、兴趣的稳定性和兴趣的效能。刘纯(2002)在研究旅游者心理和行为的过程中采取了更为宏观导向的方法,提出利用兴趣特点和AIDA原则组织导游活动

6、。他指出,兴趣具有能动的特点。从兴趣的程度来说,它可以增强也可以减弱。从内容来说,它可以随时转移,由某种兴趣转到另一种兴趣,或因外界事物的刺激产生一种新的兴趣。兴趣的能动性特点为导游服务工作增强了能动性。导游如何使旅游者对活动的内容由不感兴趣或兴趣不高,转为感兴趣并逐渐增加兴趣的强度,如何保持兴趣的稳定和持久,如何防止兴趣的突然消失,导游如何利用兴趣的能动性特点处理一些问题,就涉及到了ADIA原则的利用。AIDA是西方商业街进行市场推销的一种模式,西方旅游界吸取其合理内涵应用于旅游接待工作,导游服务中若运用得当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此

7、外也有学者提出了一些关于兴趣的理论。有人提出,不管人的兴趣是什么,都是以需要为前提和基础的,人们需要什么也就会对什么产生兴趣。由于人们的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或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因此人的兴趣也同样表现在这两个方面。人的生理需要或物质需要一般来说是暂时的,容易满足;而人的社会需要或精神需要却是持久的、稳定的、不断增长的。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也在需要的基础上发展的。(二)选题依据在旅游日益普及的今天,旅游者对旅游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于是相关学者提出了“顾客满意度”20的概念。而要让旅游者的满意度提高,就要抓住旅游者的心理

8、,投其所好,更加关注旅游者的兴趣所在,并且利用兴趣的导向作用进一步激发他们购买旅游产品的欲望,同时提供相应的旅游服务。这就又涉及到了激励理论。兴趣正是一个重要的激励因素。在整个旅游活动过程中,旅游者的兴趣,对他们选择怎样的旅游地点、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