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高产高效应变栽培技术分析

冬小麦高产高效应变栽培技术分析

ID:42801911

大小:2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1

冬小麦高产高效应变栽培技术分析_第1页
冬小麦高产高效应变栽培技术分析_第2页
冬小麦高产高效应变栽培技术分析_第3页
冬小麦高产高效应变栽培技术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冬小麦高产高效应变栽培技术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冬小麦高产高效应变栽培技术分析摘要:众所周知,影响冬小麦产量的因素有很多,如温度、土壤湿度、光照、气候等。在冬小麦种植过程中,只有充分考虑其影响因素,采取与之相适应的应变栽培技术,才能充分发挥和利用当地的各项资源优势,使冬小麦达到稳产、高产的生产目的,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关键词:冬小麦;播种期;基木苗;施肥中图分类号:S5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4-0123-1在我国,冬麦区的范I韦I较大,提高冬小麦的产量对于解决全国粮食供给的意义垂大。在冬小麦种植和栽培过程屮,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影响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复杂因素,对丁气候变化及时应变,提高应变栽

2、培的技术,确保逐年提高冬小麦的产量,从而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保证全国的粮食供给。本文在笔者多年学习和实践的基础上,针对全球气候变化对冬小麦生产的影响,以及我国冬小麦栽培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做简要论述,以期与同行交流分享。1调整播种期的重耍性及参考方案1.1调整播种期的重要性根据多年的气温统计,我们不难发现,北方地区小麦播种至越冬的积温总体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以2001-2007年小麦越冬前积温平均值为例,这一期间的平均值为727.87°C,比1971-1980年同期积温平均值高100°C。这100°C相当于小麦最适合播种期6d左右的积温,可使小麦主茎生长1.3片左右的叶片。如果按照传统播种期播

3、种,这一时期小麦的生长状况将呈现主茎叶片生长过快,分葉急速增多,群体过于繁茂的生长态势,从而导致土壤养分消耗速度过快。与此同时,还可能产生部分小麦穗分化期提前,缺乏抗寒、抗旱能力,而造成早春期间的冻害或者干旱死苗现象出现。因此,调整播种期,対于保证冬小麦产量是十分必要的。1.2调整播种期的参考方案根据我们多年来对冬麦区的气候状况和冬小麦生长发育过程的研究、实验和分析,我们得出结论:要想实现小麦高产高效的目标,就必须调整冬小麦的播种期。在北方麦区,为了保证小麦冬前积温不超过650°C,维持在550°C-600°C之间,我们需要将小麦的播种期在传统播种期范I韦I基础上推迟一周左右。根据研究结

4、果,在此我们建议,北方冬麦区的播种期在传统播种期基础上推迟5-7d0当然,这只是一个参考数值,具体操作情况还要视当时的气温变化而定,H平均气温在16°C、17°C左右为最佳播种期。2调整基本苗的重要性及参考方案1.1调整基本苗的重要性控制基本苗数,对于实现小麦高产的意义重大。基本苗过高,不仅容易造成种子浪费,增加生产成木,对于小麦高产也不利。基本苗过高,会导致山于群体过大而影响个体发育,容易发生病虫害,一且不利于后期的光合作用,造成茎秆细弱,抗倒伏能力差等现象出现,致使小麦减产。基本苗过少,则容易达不到理想穗数。同时,容易造成高位藥的穗部形状差,单穗粒重低的现象出现,不利于高产。因此,合

5、理控制和调整基本苗,充分利用优势菓成穗,优化其形态生理指标和穗部性状,是实现高产的关键。2.2调整基本苗的参考方案根据调查研究表明,我国麦区的基本苗普遍呈现过多的趋势,因此,在现有播种量基础上,适当减少播种量,是控制浪费和提高产量很好的方法。然而,由于各地区的气温、播种期、土壤等情况不尽相同,还是要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于过晚播种的冬小麦来说,由于播种期积温过低,可以在调整后的播种量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基本苗,以确保有足够的成穗群体。通常冬前积温每降低15°C,就需要增加1万株/666.7平方米基本i'll°3调整施肥方法的重要性及参考方案3.1调整施肥的重耍性根据我们对高产小麦生长发育

6、过程的研究,我们发现,在越冬前期,植株中的氮含量较高,在分藥期,植株中的氮含量和氮索积累强度都达到最高值。由此可见,在小麦发育过程中,施足底肥至关重要。在返青期和拔节期,通常以施肥水为主来满足植株生长需求,同时能够起到控制群体和调节株型结构的效果。扬花后,小麦茎叶的氮含量急速降低,氮积累强度呈现负值。而此时籽粒的氮含量和氮积累逐步增加,籽粒的氮素积累呈“低-高-低”的变化趋势。在籽粒灌浆中期,蛋白质积累强度最大,对氮素需求较大,因此,在扬花灌浆初期,需要施入适量的肥料,以促进籽粒灌浆,使籽粒发育饱满,提高产量。只有在对小麦成长发育各个阶段的肥料需求充分了解的基础上,遵照这一规律积极调整小

7、麦施肥,才能保证在减少人力物力浪费的同时,确保小麦颗粒饱满,高产丰收。1.2调整施肥的参考方案要想做到合理施肥,实现节约成本,促进高产,就要严格遵照上面我们所提到的施肥规律进行施肥。在冬小麦施肥过程中,建议在高产麦田中,小麦全育期施氮素15T8kg/666.7m2、五氧化二磷7-9kg/666.7m2,氧化钾6-8kg/666.7m2o氮肥底施和追施比例5:5或者4:6,追肥重点在拔节期。4结语有关冬小麦高产高效应变栽培技术方面的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