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成像在肺高压中的应用

磁共振成像在肺高压中的应用

ID:42804998

大小:10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3

磁共振成像在肺高压中的应用_第1页
磁共振成像在肺高压中的应用_第2页
磁共振成像在肺高压中的应用_第3页
磁共振成像在肺高压中的应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磁共振成像在肺高压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综述•磁共振成像在肺高压中的应用陈燕清杨洋江森孙希文肺高压是一种多种病因导致的、诊断治疗闲难、预后极差、病死率较高的进展性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是影响其预后的重要因素。目前右心导管是诊断肺高压的金标准,但是右心导管检査是一种有创检査,存在一定的风险性,且数据受三尖瓣反流形响误差较大。随看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开展,其在评价肺高压上的优势越来越突出,受到临床医师和影像医帅的壇视(I。一、肺高压的分类及病理生理学、形态学、功能学的改变目胸最新的肺高压分类是2008年DanaPoint会议制定的五大类,其主要分为:肺动脉高压(含特发性肺动脉高压)、左心疾病相关性奇血压、与呼吸系统疾病或缺氧相关的肺

2、高压、慢性血栓栓塞性肺高圧、未明确的多种因素所致肺高圧。各种类型的肺高压发病原因不同,但引起肺髙压的主要病理机制都是肺小血管收缩、增牛、血管重刼和原位血栓形成导致肺血管阻力增加。肺高压主要引起以下4类形态和功能学的改变:(1)右心毫及主肺动脉:右心室形态改变包括右心室扩张,心肌肥甲,心脏畸形,室间隔变形,小梁增粗及紊乱等;右心空功能改变包括肺动脉瓣和三尖瓣反流,室间隔矛盾运动,右心空每搏输出僦(RVSV)、心排就(CO)、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减少,主肺动脉顺应性降低血流速度减慢和肺动脉压升高等。(2)左心室:左心室每搏输岀址、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和左心室充盈率峰值降低等。(3)肺部

3、:肺部结构改变包括支气管壁増厚,支气管扩张,支气管黏液栓塞,肺气肿,肺纤维化改变,肺终末血管稀疏、阻塞,肺动脉增粗、栓塞和支气管动脉扩张、增粗等,但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无肺实质病变;肺功能改变包括肺血流减少、减慢、局部稀缺,肺气体流通和交换障碍等。(4)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受压,右冠状动脉在收缩期的血流峰值降低及平均血流量减少等。二、肺高压评价右心室形态学和功能学的改变随着稳态自由运动(SSEP)序列技术的日枱完善,使得磁共振成像可获得更高的信噪比图像,血液和心肌间有r清晰的对比度,解决了舒张期图像血流边界不易分辨的问题⑸。使用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后,血液信号被抑制呈低信号,心脏形态结构具有更

4、高的空间分辨率,管腔边界及小梁等得以清晰显现。快速梯度回波序列、电影动态磁共振成像可以系统地观察和分析心脏收缩、舒张运动变化。相位对比DOI:10.3760/cma.j.issn.0253-3758.2011.11.024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071213)作者单位:215123苏州大学医学部(陈燕清、杨洋);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影像科(江森、孙希文)通信作者:孙希文.Email:545998914@163.com速度编码磁共振成像可以精确、重复性地获得和分析血流数据,当测量主肺动脉横断面的血流速度时,结果不受三尖瓣反流址的影响,能更精确的反映患者右心功能

5、⑸。在正常人群中,右心室腔为新月形,肺高压时大部分患者右心室为向心性肥大,导致右心室腔形态学上的改变。除个别学者外°,大部分学者认为右心室腔扩张的大小与肺动脉高压的严車程度有较好的相关性(0.57WrW0.89,均P<0.05)174101.磁共振成像室间隔位置变化与肺髙压的相关性:室间隔的位愷由左心室和右心室的压力差决定C正常心脏中,左心室压力远高于右心室,心室间隔凸向右心室。而肺高压想者因为右心室压力升岛,在代偿期宰间隔可无改变;当右心室压力升高超过其代偿能力时,室间隔逐渐变成扁平状;半右心室压力増大到等于左心家斥力时,室间隔变平;右心室压继续增加到大于左心空压时,室间隔凸向左心室

6、⑼。Roeleveld等〔⑼的研究认为,用短轴电形序列可观察和测就空间隔曲率的改变。室间隔曲率与右心导管测肚的右心室收缩压及右心室收缩压升高率有较好相关性。右心导骨测扯的肺动脉收缩压与磁共振成像短轴切面室间隔嚴大曲率之间存在明确的线性相关关系,肺动脉收缩圧二-114.7X曲率+67.2mmHg(1mmHg=0.133kPa,r=0.77,P<0.001)o当观察到室间隔凸向左心室时,肺动脉收缩压一般大于67mmHgoDellegrottaglie等⑴的研究表明,当Rc(Rc为室间隔曲率除以左心室游离壁曲率)的临界值为0.67时,其诊断肺动脉高压的敏感性为87%,特异性为100%,且左右

7、心室压力比与室间隔曲率呈线性相关(r=0.85,P<0.001),磁共振成像测量的右心室收缩压与右心导管测馱的右心室收缩压相关。Alunni等⑷的研究中未对室间隔曲率具体量化,根据其在心室舒张期和收缩期有无改变简单分组,结果表明室间隔的改变首先出现在舒张期,其在舒张期改变的敏感性和相关性均优于收缩期;室间隔在舒张期和收缩期位置的改变与右心导管测晟的所有参数(右心室舒张压除外)有较好的相关性;室间隔在舒张期和收缩期的改变与肺高压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