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唐雎不辱使命

21、唐雎不辱使命

ID:42805687

大小:20.2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2

21、唐雎不辱使命_第1页
21、唐雎不辱使命_第2页
21、唐雎不辱使命_第3页
资源描述:

《21、唐雎不辱使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1、《唐雎不辱使命》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复述、翻译、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二)能力目标:通过对文中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的剖析,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体会《战国策》的语言风格。   (三)情德育目标:感受唐雎布衣之怒的英雄豪气,体味唐雎作为小国之臣,却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疏通课文的基础上理解人物性格特点。 三、教学难点 1、通过人物对话理解人物性格特点。  2、重点文言词句的准确理解。  3、外交辞令中委婉含蓄,隐藏着的“潜台词”的准确理解。 四、教学方法:自主阅读五、学法指导:点拨讨论六、

2、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家都学过“完璧归赵”的故事,谁愿来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生讲)讲得很好,赵王为了揭穿秦昭王的险恶用心,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去换回十五座城池,结果,蔺相如凭着他的机智勇敢,慨然正义维护了祖国的尊严而传颂至今。今天我们又来学习一例成功的外交事例——唐雎不辱使命,领略一下唐雎过人的胆识与机敏。(二)作者、背景简介《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写的一本以记言为主的史书,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它叙事年代上接春秋,下至秦灭六国为止,约二百三四十年时间,是我们研究战国时期历史的一部重要著作它叙事长于铺陈,多加渲染夸张,写得有声有色;语言生动流畅;善于在矛盾冲突中运用对话刻

3、画人物性格,人物形象比较鲜明丰满;在论辩中往往采用故事或寓言作比喻来说明抽象的道理,富有文学色彩所以它对后代的散文著作有很大影响这篇文章记叙了战国末期的一段故事:公元前230年和公元前225年,秦先后灭亡了韩魏两国;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国,秦想用诈骗手段并吞安陵安陵君拒绝秦王的要求,在秦王不悦的情况下派遣唐雎出使秦国,目的就在于保全国土,解除与秦国之间的矛盾(三)给下加点的字注音:唐雎()怫然()韩傀()免冠徒跣()缟素()庸夫()色挠()以头抢地()(四)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1、课文中哪一句话表现出秦王盛气凌人,又分明是一个骗局?  答: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4、,安陵君其许寡人! 2、安陵君是如何巧妙回答秦王的?  答: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3、课文是怎样写唐雎要与秦王同归于尽的呢?  答: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4、文中哪一句话既是秦王无可奈何的自我解嘲,更是作者借秦王之口对唐雎所作的赞扬?  答: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5、说说“秦王不悦”四个字在故事情节发展中的作用 答:  “秦王不悦”引起故事的开端,贯穿整个事件的全过程,对情节发展起着推动作用  6、秦王说,“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

5、不错意也”的盲外之意是什么?答:言外之意是我秦王如果不“以君为长者”,“错”起“意”来,就会把你和韩魏一样灭亡   7、秦王说,“天子之怒……千里”,唐雎说,“伏尸二人……今日是也”他们各表达了什么意思? 答:“天子之怒”是秦王慑服唐雎的话,意为要发动战争,消灭安陵;“布衣之怒”是唐雎回击秦王的话,意思是你要我的地,我就要你的命,而且我不惜自己的生命保卫安陵   8、课文运用了哪些刻画人物的方法?答: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9、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秦王是什么样的人?答:贪得无厌、奸诈狡猾,外强中干、骄横狂暴、色厉内荏的封建统治者。10、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唐雎是什么样的人

6、?答:从容镇定,不畏强暴,有胆有识、爱国忠君、机智勇敢、能言善辩具有凛然正气的外交家的形象。七、板书环节                          唐雎不辱使命                                   《战国策》 秦王→“不悦”--“怫然怒”------   狂妄、骄横、色厉内荏       “色挠,长跪而谢之”      唐雎  →“唐雎之刺秦王”,将“伏十二人,    沉着、镇定、坚强无畏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主题    赞颂不畏强权的精神,敢于为国牺牲自我的精神八、课堂总结面对一心要吞并天下的强秦,唐雎,这位安陵小国的使者,从容

7、镇定,不畏强暴,拼死一搏,使安陵国避过了一劫。唐雎确实不辱使命。我们要学习他为真理正义而斗争的凛然正气。 九、教学反思  《唐雎不辱使命》这篇短文不仅语言凝练优美,而且唐雎的精神也成为中国文学殿堂中的一种永恒,因此,我在设计本课的教学中,将教学内容分为两大块,每节课突出一个重点,既教给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又培养了他们赏析文言文的习惯。当然,该节课也有不足,若让学生改编成课本剧,效果也许会更好一些。十、课外作业1、背诵课文。2、练习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