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昆虫3主要类群2

森林昆虫3主要类群2

ID:42805836

大小:4.55 MB

页数:89页

时间:2019-09-23

森林昆虫3主要类群2_第1页
森林昆虫3主要类群2_第2页
森林昆虫3主要类群2_第3页
森林昆虫3主要类群2_第4页
森林昆虫3主要类群2_第5页
资源描述:

《森林昆虫3主要类群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三章昆虫分类学一、鞘翅目(Coleoptera)最大的1个目,是现存昆虫中最占优势的。在农业上的重要性仅次于鳞翅目和同翅目。包括很多农林业上的害虫和益虫,如叩头虫、吉丁虫、金龟子、叶甲、天牛、瓢虫、小蠹虫等。统称为“甲虫”。(一)形态特征体壁坚硬。前翅加厚为鞘翅,合起来盖住胸腹部的背面和褶叠的后翅。口器咀嚼式,有的有些变化。没有单眼。在发达的前胸后面,常露出三角形的中胸小盾片。跗节5节或4节,很少3节。可见的腹节常在10节以下。主要类群的识别特征内翅部主要目一、鞘翅目(Coleoptera)(二)生物学特性卵呈卵圆形或圆球形。幼虫的形状一般狭

2、长,头部发达,较坚硬。口器咀嚼式。从外形上大体可以分为几个类型:1.肉食甲型——表皮坚硬,胸足发达,5节,行动活泼,如虎甲和步甲的幼虫,这些幼虫都是捕食其他昆虫的;2.金针虫型——表皮坚硬,至少末节坚硬。胸足不太发达,4节,行动不太活泼,如叩头虫的幼虫,主要是植食性的;主要类群的识别特征内翅部主要目一、鞘翅目(Coleoptera)(二)生物学特性3.叶甲型——表皮柔软,大体象蚕,胸足不发达,4节,行动不活泼,如叶甲的幼虫,它们是专吃叶子的;4.蛴螬型——表皮柔软,身体肥大弯曲,胸足4节,但不善爬行,如金龟子的幼虫,专生活在土壤中为害植物根部;

3、5.象虫型——身体柔软肥胖,中间的节特别膨大而隆起,足退化或无,如象鼻虫和豆象的幼虫,它们主要是蛀食木材或蛀食种子的;6.蛀虫型——身体细长而扁平,足退化,如天牛和吉丁虫的幼虫,它们是在茎干内作隧道为害的。主要类群的识别特征内翅部主要目一、鞘翅目(Coleoptera)(二)生物学特性蛹为裸蛹。触角、翅、足的芽体露在外面,化蛹在荫蔽的场所或茧中。鞘翅目的食性很不相同,少数是肉食性,可以作为益虫来看待。多数是植食性的,其中不少是农业上的害虫,它们为害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各个部分。鞘翅目的为害主要在幼虫时期,但有的在成虫时期还继续为害(如叶

4、甲),虽然为害的部分不一定相同,如金龟子幼虫为害植物的地下部分,成虫为害地上部分。主要类群的识别特征内翅部主要目一、鞘翅目(Coleoptera)(二)生物学特性鞘翅目昆虫的成虫,大多有趋光性,并且几乎所有种类都有假死性,即当它们受到惊扰时,不是立即飞走或爬开,而是把触角和足缩起,跌落在地上,过一会才爬走。它们用这个方法巧妙地逃避了鸟类的袭击,但我们却可以利用这个习性来防治它们。主要类群的识别特征内翅部主要目一、鞘翅目(Coleoptera)(三)目下分类特征1.成虫触角的形状;2.成虫前胸背板的形状,侧缘隆线的有无;3.后足基节窝是否分隔第一

5、可见腹板;肉食亚目昆虫的后足基节窝一直延伸到腹节的腹板中,将腹板划分开。多食亚目昆虫的后足基节窝不分隔第一可见腹板。主要类群的识别特征内翅部主要目一、鞘翅目(Coleoptera)(三)目下分类特征4.跗节的节数和形式:一般5节,有的节数减少,前、中、后足的节数可能不一样,分类上用“跗式”表示,(如5-5-4,即前、中足5节,后足4节)。各节的形状也有变化,有的雌雄也不同,有的跗节4节或5节,但其中第三或第四节特别小(似为3节或4节),称为“隐4节”或“隐5节”。主要类群的识别特征内翅部主要目一、鞘翅目(Coleoptera)主要类群的识别特征

6、内翅部主要目一、鞘翅目(Coleoptera)主要类群的识别特征内翅部主要目一、鞘翅目(Coleoptera)主要类群的识别特征内翅部主要目一、鞘翅目(Coleoptera)主要类群的识别特征内翅部主要目一、鞘翅目(Coleoptera)主要类群的识别特征内翅部主要目一、鞘翅目(Coleoptera)(四)目下分类A.肉食亚目(ADEPHAGA)触角绝大多数的种类为线状。下颚外叶呈须状;跗节通常5节。绝大部分为肉食性的种类。1.虎甲科(Cicindelidae)(1)中等大小的甲虫,具有鲜艳的色斑和金属光泽;(2)下口式,头比胸部略宽;眼大;触

7、角着生在上颚基部的上方;唇基宽达触角基部;(3)后翅发达,能飞。白天活动,经常在路上觅食小虫,当人走近时,常向前作短距离的飞翔,俗称“引路虫”。主要类群的识别特征内翅部主要目一、鞘翅目(Coleoptera)2.步甲科(Carabidae)(1)体形大小变化较大,颜色较暗,有的鞘翅上有点刻、条纹或斑点;(2)前口式,头比前胸狭;眼小;触角着生在上颚基部和眼的中间;唇基不到达触角的基部。(3)后翅通常退化,不能飞翔。成虫和幼虫在田野间较多,白天隐藏,晚间活动,捕食鳞翅目、双翅目幼虫、蜗牛、蛞蝓、线虫及其它小虫。可以作为益虫看待。幼虫肉食甲型,体长

8、,活泼。主要类群的识别特征内翅部主要目一、鞘翅目(Coleoptera)B.多食亚目(POLYPHAGA)触角和跗节呈各种不同的形式。头不呈管状。咽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