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重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重点

ID:42821955

大小:7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2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重点_第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重点_第2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重点_第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重点_第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重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重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重点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P2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2、(选)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主要内容)、科学社会主义(核心、精髓、归宿)。3、(选)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广义上的马克思主义。4、(选)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基本来源: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唯心主义辩

2、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自然观])、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5、(选)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6、(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课本P16—18)7、(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即与时俱进)  8、(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P4(1)马克思主义是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成为主导趋势的时代的产物。(2)马克思主义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各种社

3、会矛盾激化的产物。(3)马克思主义是适应工人阶级斗争的需要和时代的要求产生的。第一章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1、(选)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 哲学: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2、(选)哲学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包含两个方面内容:⑴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由此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⑵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由此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3、(选)哲学的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

4、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4、(选)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主体之内的精神是世界的本源]客观唯心主义[主体之外的精神是世界的本源]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式: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具体的物质形态:水、火、气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原子]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物质是客观实在性]5、唯物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世界,承认事物内部矛盾。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5、否认事物内部矛盾。6、(选)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7、(简)社会物质性体现在:P341)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2)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的活动。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8、(简)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有何理论意义?P32①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②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

6、了不可知论。③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④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9、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简)意识的能动性有哪些表现?P41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②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③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④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10、(选)规律的特点:客观性(规律运动着的事物本身固有的)普遍性(不是个别的事物中起作用,而是大范围起作用)。11、实践的三个基本特点:客观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

7、物质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践12、(选)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13、(选)联系: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⑴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是要求我们要从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出发,这是唯物辩证法和唯心辨证法、诡辩法的重要区别所在。⑵实践作为人的生命活动和社会存在的形式,实质上是人类所特有的联系形式。14、(选)发展: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15、(选)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简)

8、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的原因:P47(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