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18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第9单元第36讲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

新课标2018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第9单元第36讲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

ID:42826521

大小:819.0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9-09-22

新课标2018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第9单元第36讲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_第1页
新课标2018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第9单元第36讲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_第2页
新课标2018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第9单元第36讲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_第3页
新课标2018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第9单元第36讲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_第4页
新课标2018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第9单元第36讲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标2018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第9单元第36讲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研析教材ABC自老年个体数口成年个体数©幼年个体数第36讲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考纲点击]1.种群的特征(I)2.种群的数量变化(II)3.实验:探究培养液屮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考点1种群的特征及种群密度的调查YANXIJIAOCAI1.数量特征(1)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①样方』适用范围:植物、超沁的动物2仟刀依[取样方法:五点取样法.等距取样法②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2)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是迁入率和迁出率及出牛率和死亡率。(3)年龄组成①图屮各年龄组成的类塑A:增长型,B:稳定型,C:衰退型。②各

2、年龄组成类型的特点及种群密度变化的趋势。如表:类型各年龄分布种群密度变化趋势A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增大B各年龄个体比例适中基本不变C幼年个体少、老年个体多减小(4)性别比例:种群屮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1)年龄组成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而间接影响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2)性别比例只影响出生率。1.空间特征[连一连][类型]a.数量特征)b.空间特征][种群特征]【①均匀分布〔②种群密度[③出生率、死亡率(④随机分布)[⑤集群分布[鉀龄组成〔⑦性别比例(必修3P63基础题T3改编)如图A、B为两个国家人口的年龄组成图,纵轴表示年

3、龄,横轴表示各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7.55.02.502.55.07.5(1)A、B的年龄结构类型为稳定型、增长型,预测其数量变化发展趋势的主要依据是生龄组成。(2)若图A表示广州某次的人口统计图,则春运期间影响该市人口数量的主要因素是迂入率和迁岀率。[归纳•整合1.分析种群各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1)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密度变化的直接因素。(2)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不直接决定种群密度,年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能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性别比例能够间接影响种群个体数量变动:'增长型:出生率〉死亡率一增加'①年龄

4、结构{稳定型:出生率~死亡率基本不变}种群密度•衰退型:出生率<死亡率一减小.弩>3-增长快、②性别比例<早相对稳定}种群密度爭<3-增长慢.(3)有关种群特征的实际应用归纳①城市人口的剧增——迁入率>迁出率造成的。②中国人口的增长——出生率>死亡率造成的,不能单纯说是出生率高造成的。③计划生育政策——控制出生率,使增长率下降。④利用性外激素诱捕雄蛾——通过改变性別比例來降低出生率。⑤将性外激素释放到大出里,通过干扰雌雄蛾正常交尾——降低出生率。2.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项目样方法标志重捕法调查对象植物或活动范围小的动物活动能力强、

5、活动范围大的动物调查确定调查对象确定调查对象程序选取样方・1[五点取样法等距取样法11捕获并标记(数量为NJ1计数[捕获数M重捕、计数{]・、w1〔标记数M计算种群密度1(取平均值)计算种群密度(NNiIn厂No丿(1)调查对象一般为双子叶植物,容易(1)调査时没有迁入和迁出、出生计数个体的数目;和死亡;注意(2)选取样方时,要随机取样;(2)标志物不能过于醒目,不能影事项(3)选取样方的个数取决于总面积的大响标志对象正常的生命活动;小,总面积大的样方数目要多些;(3)标志物和标志方法对所调查(4)样方大小与被调查的植物大小有

6、关的动物身体没有伤害KAONENGTlSHENG考能提升【感知考题】(2015•高考全国卷I,31节选)现有一未受人类干扰的自然湖泊,某研究小组考察了该湖泊中处于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下表。年龄0+1+2+3+4+5+6+7+8+9+10+11+事12个体数92187121706962637264554239264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此类推。冋答下列问题:(1)通常,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O研究表明: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

7、(进入老年)。根据表屮数据可知幼年、成年和老年3个年龄组个体数的比例为,由此可推测该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趙势是(2)如果要调查这一湖泊中该鱼的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标志重捕法。标志重捕法常用于调查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的种群密度。[详细分析](1)种群的年龄结构包括增长型、衰退型和稳定型三种类型。从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幼年个体数为92+187+121=400,成年个体数为70+69+62+63+72+64=400,老年个体数为55+42+39+264=400,所以三个年龄段的个体数比例为1:1:1,则该种群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该鱼种

8、群数量将保持相对稳定。(2)标志重捕法常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的种群密度。[答案](1)增长型、衰退型、稳定型1:1:1保持稳定(2)活动能力发散拓展若在该湖泊中,第一次捕获鲫鱼106条,做上标记后放冋,第二次捕获鲫鱼91条,其中有标记的25条。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