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9单元 第27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课时作业

2016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9单元 第27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课时作业

ID:29568445

大小:485.06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21

2016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9单元 第27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课时作业_第1页
2016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9单元 第27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课时作业_第2页
2016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9单元 第27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课时作业_第3页
2016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9单元 第27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课时作业_第4页
2016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9单元 第27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课时作业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6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9单元 第27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课时作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时作业(二十七)第二十七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名校模题]1.(2015·长春调研)标志重捕法和样方法是调查种群密度的两种常用方法。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随机取样方n个,每个样方的生物个体数量为X1、X2、…Xn,则样方内生物个体数量的平均值为(X1+X2+…+Xn)/nB.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时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C.计数时同种生物个体无论大小都要计数D.标志重捕法中种群数量的估算公式:(标志个体数×重捕标志个体数)/重捕个体数解析 标志重捕法中种群数量的估算公式是:标志个体数×重捕个体数/重捕标志个体数。

2、答案 D2.(2015·赣州模拟)自然条件下,种群增长曲线呈“S”型。假设种群的K值为200,N表示种群数量,据表分析不正确的是(  )曲线上的点S1S2S3S4S5N2050100150180(K-N)/K0.900.750.500.250.10A.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明显影响出现在S4点之后B.防治蝗虫应在蝗虫数量达到S3点之前进行C.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S3点D.(K-N)/K值为0.50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解析 S3点N值为K/2,该点种群增长速率最大,防治蝗虫应在该点之前进行;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S3

3、点;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明显影响出现在S1点后。答案 A3.(2015·菏泽模拟)把添加少量饲料的一定量的自来水,均分到两大小相同的水槽甲和乙中,再分别投放少量并且相等的同种草履虫。以后只对乙水槽给予一次适量的饲料补充,在其他培养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情况下,分别对甲、乙水槽中草履虫进行培养。以下哪项预期结果合理(  )解析 据题意,在一定量的自来水中添加少量饲料,此时培养液中营养物质较少。在补充饲料之前,甲、乙水槽中的草履虫数量变化相同,乙水槽补充饲料后,草履虫种群数量增加较甲水槽中快,由于空间和营养物质是有限的,补充饲料后

4、草履虫的数量仍呈现“S”型增长。答案 B4.(2015·武汉调研)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正确的是(  )①培养酵母菌时,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 ②将适量干酵母放入装有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的锥形瓶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③将培养液振荡摇匀后,用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一定量的培养液 ④在血细胞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盖上盖玻片,并用滤纸吸去边缘多余培养液 ⑤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 ⑥计数时,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计相邻两边及其顶角 ⑦早期培养不需

5、取样,培养后期每天取样一次A.①②③④⑥       B.②③④⑥⑦C.②③⑥D.②③⑤⑥解析 ①培养酵母菌时,不要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④中不是先在血细胞计数板中央滴培养液,再盖上盖玻片,应该是盖上盖玻片之后再滴培养液;⑦早期培养也要取样观察。答案 D[必纠错题]5.下图表示在锥形瓶中用不同方式培养酵母菌时的种群增长曲线。图中曲线⑤是空白对照组,其余曲线代表每3h、12h、24h换一次培养液及不换培养液但保持pH恒定4种不同情况下酵母菌种群增长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②③分别代表每3h、12h、24h换一

6、次培养液的种群增长曲线B.在保持培养液的更换频率不变的情况下,曲线①将保持“J”型增长C.造成曲线⑤K值较小的原因可能是代谢产物的积累、pH变化、溶解氧不足等D.若用血细胞计数板统计细胞数量,不能直接从静置的培养瓶中取出培养原液进行计数易错提示 “J”型增长曲线只能在理想状态下或种群刚进入新环境的初始阶段才有可能出现。解析 锥形瓶中用不同方式培养酵母菌的种群增长属于密封环境中的种群增长,影响培养液中的种群数量变化因素除营养条件外,还有培养液体积、温度、代谢产物的积累、pH变化、溶解氧不足等,在有限的环境条件下,酵母菌种群

7、数量呈“S”型增长;取样前要将锥形瓶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小误差。答案 B[高考真题]6.(2013·浙江卷)下列关于出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某一种群年初时的个体数为100,年末时为110,其中新生个体数为20,死亡个体数为10,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10%B.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例越接近1∶1,则出生率越高C.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更高D.若比较三种年龄结构类型的种群,则稳定型的出生率最高解析 A项中出生率为20/110=2/1

8、1,A错误;B项雌雄比例接近1∶1且婚配制度为一雌一雄,出生率比较高,B正确;C项性成熟推迟,出生率会降低,C错误;D项增长型的出生率最高,D错误。答案 B7.(2014·浙江卷改编)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的最大数量B.种群外界因素会改变环境容纳量的大小C.在理想条件下,影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