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环境控制与暖通空调

建筑环境控制与暖通空调

ID:42826910

大小:2.54 MB

页数:29页

时间:2019-09-23

建筑环境控制与暖通空调_第1页
建筑环境控制与暖通空调_第2页
建筑环境控制与暖通空调_第3页
建筑环境控制与暖通空调_第4页
建筑环境控制与暖通空调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筑环境控制与暖通空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2011.2.第一章建筑环境控制与暖通空调康侍民Email:jdksm@21cn.com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本章基本要求1.暖通空调课程研究的主要内容;2.了解暖通专业技术发展的主要特征和趋势;3.掌握室内空气环境控制技术的主要系统组成、作用和分类。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第一章41.1建筑环境控制的意义与简史一、意义环境——周围的情况。如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建筑环境——建筑空间内的状况。包括声、光、热、空气等。建筑环境控制——采用各种技术手段,在建筑空间内营造满足某种需求的人工环境。暖通空调——改善建筑内部热湿环

2、境和空气品质的建筑环境控制与保障技术。建筑环境控制工程的任务:创建健康、舒适、能够提高工作效率的建筑环境,满足人们生活、工作及其他活动中对室内环境品质的要求。51.1建筑环境控制的意义与简史二、简史㈠发展历史近代西方:15世纪末叶第一台通风机。意大利达·芬奇1673年热水采暖的雏形。英国工程师发明了热水在管内流动加热房间;100年后法国人把热水采暖用于房间、英国把蒸汽采暖用于工厂和公共建筑;1877年美国纽约建成第一座区域锅炉房,开始集中供热。61.1建筑环境控制的意义与简史1834年用乙醚为工质的蒸气压缩式制冷机诞生;19世纪后半叶欧

3、美等工业国在纺织工业中开始应用空调技术;1904年美国纽约斯托克斯交易所、德国一剧院建成空调系统;1911年美国开利博士发表湿空气参数计算公式,而后形成了焓湿图,使计算更为合理。71.1建筑环境控制的意义与简史㈡我国暖通空调的发展1949年前只有在大城市的高级建筑物中才有供暖系统或空调的应用。1931年上海大光明影院是最早采用集中空调的建筑物。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援建,带入暖通空调技术,建立了采暖、通风和制冷设备的制造厂。50年代末在全国8所院校相继设置“供热、供暖气与通风”专业。81.1建筑环境控制的意义与简史60~70年代热水供暖

4、、城市集中供热发展迅速;电子工业促进了洁净空调系统的发展;舒适性空调在一些高级宾馆、会堂、体育馆、剧场等公共建筑中开始采用。1975年颁布了《工业企业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20世纪80~90年代发展最快的时期。空调从以工业对象为主转向民用,宾馆、商场、娱乐、餐饮、办公楼装设空调已很普遍,90年代后期,普通家庭一户拥有数台空调已不少见。91.1建筑环境控制的意义与简史家用空调器销量(1995~2000年):日本:700~890万台/年;美国:280~560万台/年;欧洲:150~160万台/年;中国:450~1050万台/年。10

5、1.1建筑环境控制的意义与简史㈢发展特征3个重要阶段:⒈空调方式的变革——随着战后建筑业特别是高层建筑的发展而发展。⒉以节能为中心的研究开发——随着20世纪70年代“能源危机”的出现,暖通空调行业全面推进了节能技术和产品的研发。⒊节能、环保、健康、协调全面发展——以跨世纪“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在节能、环保、健康等方面协调发展。111.2建筑环境控制技术“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简称“暖通空调”,英文缩写“HVAC”。——控制室内热环境,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重要技术。按功能作用不同,通常包括:供暖(采暖)——用人工方法向室内供给热量,维持

6、室内一定的温度。通风——利用室外空气(新风)来置换室内空气,以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空气调节(空调)——调节控制室内空气的温、湿度、风速和洁净度,并提供足够量的新鲜空气。121.2建筑环境控制技术冷热源及输配系统:供热——向热用户供应热能的技术。制冷——用人工方法从一物质或空间移出热量,以便为空气调节、冷藏和科学研究等提供冷源的技术。理论基础: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和流体力学。研究对象:系统所谓“系统”指的是:若干设备、构件按一定功能、序列集合而成的总体。广义上还包括受控的环境空间。131.2建筑环境控制技术一、供暖(采暖)与供热㈠供暖(采暖)

7、⒈定义:使室内获得热量并保持一定温度,以达到适宜的生活条件或工作条件的技术。⒉组成:三个主要部分:热媒制备:热源——锅炉房、热电站热媒输送:管网输送、水泵热媒利用:散热设备——散热器(铸铁、钢)、暖风机热媒——水、蒸汽→水141.2建筑环境控制技术㈡供热⒈定义:向热用户供应热能的技术。生产、输配和应用中、低品位热能(<300~350℃)的工程技术。⒉组成:三个主要部分构成:热源、热网、热用户。应用对象(即热用户):保证建筑物卫生和舒适要求(供暖、通风、空调、卫生热水)的用热系统及生产工艺用热系统。151.2建筑环境控制技术二、通风⒈定义

8、:为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采用自然或机械方法,对某一空间进行换气,以造成卫生、安全等适宜空气环境的技术。作用:⑴提供人呼吸所需氧气;⑵稀释污染物和异味;⑶排除室内污染物;⑷除去余热余湿;⑸供给室内设备燃烧所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