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资料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资料

ID:42827380

大小:3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23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资料_第1页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资料_第2页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资料_第3页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资料_第4页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素材资料作者简介编辑吴岗,博士,男,1976年10月生。现为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报告文学作家。1999年进入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院微生物遗传专业学习,毕业后考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师从朱作言院士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从事鱼类分子生物学研究。2004年6月吴刚获得博士学位后作为人才引进到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从事基因工程和转基因安全研究。在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期间,一直从事分子生物学研究,曾参加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973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转基因载体系统的设计与构建、重要发育相关基因的功能分析、生长激素的分离纯化及检测、重要功能蛋白的体外

2、表达纯化等。来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所工作后,参加油菜脂肪酸分子育种相关研究,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71099)“油料作物脂肪酸合成关键基因分离与序列比较研究”和国家科技部“转基因油料作物研究与产业化项目”(编号JY04-B-1)。在中国率先将CRE-LOXP无标记载体转化系统引入油菜转基因育种,搭建了无标记油菜RNAi载体构建技术平台。[1]地理情况编辑罗布泊在若羌县境东北部,曾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湖,海拔780米。罗布泊现状[1]罗布泊曾有过许多名称,有的因它的特点而命名,如坳泽、盐泽、涸海等,有的因它的位置而得名,如蒲昌海、牢兰海、孔雀海、洛普池等。元代以后,称罗布淖尔。在20世纪中后

3、期因塔里木河流量减少,周围沙漠化严重,迅速退化,直至20世纪70年代末完全干涸(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为中国第二大咸水湖,自从罗布泊干涸后纳木错成为中国第二大咸水湖,第一大是青海湖)。[2-5]盆地中河流如塔里木河、孔雀河、车尔臣河、疏勒河等汇集于此,曾经形成了巨大的湖泊。此后湖水减少,楼兰城成为废墟。1921年后塔里木河断流,湖水又有加,1942年测量时湖水面积达3,000平方公里。1962年湖水减少到660平方公里。1970年以后干涸,主要原因是因为塔里木河两岸人口突然增多,不断向塔里木河要水,使其长度急剧萎缩至不足1000公里,使300多公里的河道干涸,导致罗布泊最终干涸。敦煌、哈密、

4、鄯善、吐鲁番、库尔勒、若羌、且末、和田、阿克塞、肃北、瓜州、尉犁、民丰、于田、墨玉、玉门、铁门关等都处于罗布泊周边地区。[6-7]自20世纪80年代美国公布已干涸的罗布泊“大耳朵”卫星照片以来,“大耳朵”被认为是罗布泊东湖的干涸湖盆。在已经结束的“重走彭加木科考探险之路”科学考察中,研究人员发现了罗布泊东湖连续向西延伸的湖岸线,由此测算出罗布泊古湖面积超过1万平方公里。[2]核试验编辑1964年10月16日,中国在罗布泊地区成功试爆了第一枚原子弹。[29]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在罗布泊爆炸成功。[30]1964-1996年,罗布泊一共进行过45次核试验,其中23次是大气核试验。

5、[2]罗布泊的传说编辑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出生王族的青年叫做罗布淖尔,他英俊潇洒。罗布淖尔不愿继承王位,他要穿过沙漠,去龟兹学习歌舞。当走到塔里木盆地,他迷失了方向,饥渴劳累使他昏厥在地。濒死之下,却被风神的女儿米兰所救。这位米兰姑娘,天真可爱,美丽善良。二人一见钟情,倾心爱恋、难舍难分。风神发现女儿与凡人相爱,大怒之下,便刮瞎了罗布淖尔的眼睛,摔断了米兰的双腿,又将他们吹到东、西两面的荒漠上,罚他们终生无法相见。二人天各一方。无法相见,正是思念如刀,刀刀催老。美丽的少女米兰,每天思念情郎。一夜之间。青丝变白发。滚滚的泪水聚流成河。汇集成一片晶莹的湖泽。这就是传说中的罗布泊。千百年前的罗布泊

6、。湖光山色,碧水蓝天。诸多河流注入其中。一脉相连。若皆如珠洒落地。据说,彼即为女多情之泪珠。后来,米兰姑娘思念成疾,魂归天外。那一夜之间,天地变色,湖泊干涸,美丽的罗布泊自此消失不见,唯留下这满地的银沙。传说这遍布天地的银沙。便是少女的白发所化。这个典故就叫做泪如米兰、白发银沙。[2]罗布泊九大诡异事件编辑1972年7月,美国宇航局发射的地球资源卫星拍摄的罗布泊的照片上,罗布泊竟酷似人的一只耳朵,不但有耳轮、耳孔,甚至还有耳垂。对于这只地球之耳是如何形成的?有观点认为,这主要是50年代后期来自天山南坡的洪水冲击而成。洪水流进湖盆时,穿经沙漠,挟裹着大量泥沙,冲击、溶蚀着原来的干湖盆,并按水流

7、前进方向,形成水下突出的环状条带。正因为干涸湖床的微妙的地貌变化,影响了局部组成成分的变化,这就势必影响干涸湖床的光谱特征,从而形成“大耳朵”。但也有人对此持不同观点,科学家们众说纷纭,争论不已,也许对于罗布泊的争论永远都不会结束。为揭开罗布泊的真面目,古往今来,无数探险者舍生忘死深入其中,不乏悲壮的故事,更为罗布泊披上神秘的面纱。有人称罗布泊地区是亚洲大陆上的一块“魔鬼三角区”,古丝绸之路就从中穿过,古往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