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教学设计及反思

《马说》教学设计及反思

ID:42829474

大小:16.09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22

《马说》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1页
《马说》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2页
《马说》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3页
《马说》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4页
《马说》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马说》教学设计及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马说》教学设计清远市清城区清城中学阮炽强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2、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正确的人才观。。3、学习托物寓意的写作手法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教法:引导法、朗读法一、课前练习1、解释字词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形容词作动词,吃尽)策之不以其道(名词作动词,用鞭子打)故虽有名马(即使)2、翻译句子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现。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就表现不出来。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难道果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的不识得(千里)马啊。

2、二、合作探究1、千里马与伯乐的关系?(原句)2、千里马是客观存在的,为什么作者要说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呢?3、食马者是怎样对待马的?(原句)4、食马者这样对待千里马,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5、食马者这样对待千里马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看这几个问题。三、主题归纳:这篇文章通过千里马的遭遇想表明怎样的观点?它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情感?表达了对在位者埋没人才,不重视人才的批判,同时表达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八、拓展延伸假如你是千里马“”没有遇到伯乐你会怎么对待?九、总结。(学生总结学到什么

3、,教师寄语)十、作业:1、翻译下列短文《千金市骨》古之君王,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①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②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③,反④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⑤死马而捐⑥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市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⑦期年⑧,千里之马至者三⑨。(《战国策·燕策一》)【注释】①涓(juān)人:国王的近臣,即中涓。官名,俗称太监。担任宫廷内洒扫的人。②遣:命令。③金:指古代计算货币的单位。④通“返”,返回⑤安事:犹言“何

4、用”。⑥捐:白白丢掉。⑦不能:不到,不满。⑧期(jī)年:满一年。⑨三:好几匹。言其多,不是确指。2、背诵课文。板书设计怀才不遇千里马——人才托物言志伯乐——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的统治者壮志难酬食马者——不能识别人才的统治者教学反思:课前充足的预习是课堂成功的一半,这节课的成功就是学生提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信心十足,在课堂上学生展示才游刃有余。这样的课堂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2、以读为本是学习语文的方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即是此理。尤其是对古诗词教学,必须首先让学生在学生初步理解字意的基础上

5、,把握了作品的情感基调,反复地朗读,再理解,再朗读,在这个过程中充分调动自己的内心情感去体味作者与作品,最终实现对作品深刻的感悟。因此,在课文的朗读上,我从字音、语句的节奏、轻重音等方面进行指导,让学生能感知课文,将学生引入到课文情感,从中让学生感受体会文中作者的情感;3、教学的全程来看,全课的教学思路还是比较开阔的,步骤比较明晰,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交流较充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得到了较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另外,学生文言基础较弱,还应加强文言基础训练,加重理解文意的阅读分量,夯实基础,

6、才能消除学生对文言文的畏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