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外角 (5)

三角形的外角 (5)

ID:42833597

大小:4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3

三角形的外角 (5)_第1页
三角形的外角 (5)_第2页
三角形的外角 (5)_第3页
三角形的外角 (5)_第4页
资源描述:

《三角形的外角 (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三角形的外角》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教材采用“问题—探究—发现”的研究模式,并采用了拼图和数学说理两种方法,一方面,让学生通过剪剪拼拼,动手操作,探索发现有关结论,另一方面又加以简单的数学说理,使学生初步体会,要得到一个数学结论,可以采用观察实验的方法,还可以采用数学推导说理的方法,观察实验只能给我们带来一个直观形象的数学结论,而推导说理可以使我们进一步确信这一数学结论是否正确。【学情分析】学生的特点是模仿能力强,喜欢动手,思维活跃,学生的已有经验不同,学习情况不同,因此,在课堂教学上,,必须把能力分为阶梯式进行提高,对学生进行有层

2、次能力的培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三角形的外角概念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初步学会数学说理。通过实际的操作、度量、探索、归纳,直观确认三角形外角的三个特征: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三角形的外角大于任何一个与它不相邻的内角,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360°。2、数学思考:能剪剪拼拼,动手操作,在观测、操作、推理、归纳过程中,探索发现有关结论。3、解决问题:通过小组学习等活动经历得出三角形的外角概念和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学会运用简单的说理来计算三角形相关的角。4、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体会探索过程,学会推理的

3、数学思想方法,培养主动探索、勇于发现,敢于实践及合作交流的习惯。【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三角形外角的概念,2、掌握“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的性质,并应用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1、理解“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及应用;2、应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解决一些综合的实际问题。3、探索“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360°”4、运用三角形外角性质进行有关计算时能准确地表达推理的过程和方法。【教学准备】学生:三角尺、铅笔、画纸、小剪刀教师:多媒体【设计理念】新课程理念强调“经历过程与获取结论同样

4、重要”,而且我觉得过程比结论更有意义。我们不能把学生看成是一个“容器”,尽可能往里面塞知识,也不能把学生训练成只会解题的“机器”,而应该把他们投入到知识的获取过程中去,在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展现思路和方法,学会学习;从过程中建构进取型人格,通过过程中的“成就感”来完善自我,我觉得这是目前学生最需要的。因此本节课我采用“问题—探究—发现”的探究性教学方式。在学法指导上,本节课主要通过学生的动手实验、自主探索,概括出三角形外角的两条性质;并通过交流探讨,说理论证,加深认识三角形外角的两条性质,进一步综合运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三角形

5、的内角和性质进行相关计算。在课堂上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和学生学习的规律,及发现知识—探索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结合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在做说明【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从复习中创设情境)两只猎豹在如图的A处发现有一只野牛离群独自在O处觅食,猎豹打算用迂回的方式,由一只先从A前进到C处,然后再折回在B处截住野牛返回牛群的去路B处,另一只则直接从A处扑向野牛,已知∠BAC=40,∠ABC=70,问,猎豹从C处要转多少度才能直达B处?(请学生讨论猎豹该转多少度,理由是什么)设计意图:创设一个有趣味的问题情境,为学习新知识设悬念媒体

6、使用:动画演示第三个问题。二、三角形外角的概念1、图中那个角是三角形的外角?(多媒体显示图形)2:三角形的外角有什么特点?根据这些特点,谁能说说什么叫做三角形的外角?学生观察图形找出三角形的外角引出本节课题。学生仔细观察图形和学生间交流,师生共同得出:1、三角形外角的特点:①顶点在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上。②一条边是三角形的一条边。③另一条边是三角形的某条边的延长线。2、三角形的外角的概念:本次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1、学生能否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2、学生是否敢于发表个人观点。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三、探究三

7、角形外角的性质(一)探究交流1、如图,⊿ABC中,∠A=70,∠A=60,则∠ACD是多少度?若∠A=80,∠A=70,则∠ACD是多少度?2、在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的图形中,请继续探究:∠ACD与⊿ABC的内角有什么联系?请用数学符号表示出你的探究结论。想一想:怎样证明你的结论的正确性?学生先通过测量或利用三角形内角和的定理计算出∠ACD的度数,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感性计算到理性探索,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去探究三角形的外角具备的特殊的性质,然后用数学符号表示出来,再把数学符号转换成文字表述,由学生自己总结,逐步完善。设计意图:通过

8、学生的操作,使学生感受到当∠A与∠B变化时,再采用测量的方式明显就使工作量加大,从而引出能否有更一般的方法来计算类如∠ACD的度数来,使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为本节课的探究提供了内驱力。通过学生的推导,来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媒体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