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办学水平

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办学水平

ID:42848068

大小:3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22

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办学水平_第1页
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办学水平_第2页
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办学水平_第3页
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办学水平_第4页
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办学水平_第5页
资源描述:

《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办学水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办学水平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办学水平摘要:近年来,高职教育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阶段,伴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张,专业数量的增加,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亟待加强。内涵建设是提升办学水平、实现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灵魂工程。抓内涵建设就要坚持就业导向,树立为区域社会经济服务的思想,面向社会办教育,围绕产业设专业,加强行业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创新办学模式,凝练专业品牌,彰显办学特色。关键词:高职教育;内涵建设;举措建议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4-0207-020引言2000年以来

2、,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为国家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培养了超过1300万名高索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社会提供培训超过2000万人次,为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支持,高等职业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o伴随着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的扩张,专业数量的增加,人才培养特色的形成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是我们深入思考和实践的重耍课题,坚持就业导向,树立为区域社会经济服务的思想,面向社会办教育,围绕产业设专业,加强行业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创新办学模式,凝练专业品牌,彰显办学特色等内涵

3、建设亟待加强。1加强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今后十年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是提高质量。明确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思路: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专业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创新体制机制,大力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

4、开放性,增强办学活力,不断提高高职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这一纲领性文件,为我们深化高职教育教学内涵建设,推进高职可持续发展明确了任务、指明了方向。为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新一轮改革发展,全面部署未來十年高等职业教育战线发展战略及发展任务,2010年9月13日至14日,在杭州专门召开了“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o会上,教育部陈希副部长谈到影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特色形成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影响着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四个主要问题:一是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

5、质量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相适应,面向市场的办学机制尚未形成;二是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紧密联系的体制机制尚未形成,办学活力不足;三是“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的数量、素质与结构不能满足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的需要。四是高职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2我院开展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思考与举措2010年12月我院顺利通过教育部专家组对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的考察评估,教育部专家组对我院教育教学建设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诊断性意见:一是专业结构不尽合理,专业发展不够平衡,特色专业及专业群建设尚需加大力度,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6、需进一步深入构建;二是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教师的专业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不尽合理,部分专业的专任教师数量不足,“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建设需加大力度,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引进及青年教师培养工作也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三是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不平衡,各专业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差距较大,多数专业的教学仪器设备值偏低,实训工位偏少;实践教学经费投入总量不足,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不均衡,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建立有待加强。针对专家组的诊断性意见,我们重新学习《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高等

7、职业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对基础条件好、特色鲜明、办学水平和就业率高的专业进行重点建设”精神,并结合我院教育教学内涵的实际,就以下儿个问题我们展开调研与思考:一是我们的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怎么样相对接、与社会和职业岗位需求怎么对接?二是专业建设与特色产业的如何有效联接?如何贴近市场,服务社会?三是专业特色与骨干企业或龙头企业怎么有机融合?如何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和深度?四是现有的教育资源与社会的产业资源(“猪、药、茶、菜、渔”

8、五大产业)怎么样统筹整合,如何借力发展?五是专业设置雷同程度比较严重,专业结构欠合理,发展极不均衡,专业设置与专业结构的调整与改造如何进行?六是专业实习实训资源利用更新不均衡,有的资源紧缺、有的闲置浪费,这些问题如何解决?七是招牛规模小,纶源地域分布极不均衡,报考专业的人数差异大,完成计划的专业少,这些难题如何应对?八是师资结构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