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瘀血痹”学说

浅谈“瘀血痹”学说

ID:42870572

大小:1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2

浅谈“瘀血痹”学说_第1页
浅谈“瘀血痹”学说_第2页
浅谈“瘀血痹”学说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瘀血痹”学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瘀血痹”学说痹证,是临床常见病之一,早在《黄帝内经》屮就提出了痹证的成因、病理及临床症状。《内经》:“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著痹也”的论述,在以后的2千多年里…直是关于痹症的认识和治疗的纲领性文献,至今仍在指导临床广泛应用。自《内经》以后历代医家在临床实践中,对痹症不断提出新见解,使痹症理论不断完善。近年,人们趋向称“痹症”为“痹病”,使得痹证理论冇了广义“痹”和狭义“痹”之分,广义“痹”泛指邪气闭阻肢体、经络、脏腑所引起的多种疾病的总称。而不单指局限于筋肉、关节的疼痛、麻木;狭义“痹”单指

2、邪气阻闭肢体经络而导致肢体疼痛、麻木、屈伸不利的病证,而不包括内脏之痹,即所谓的“痹证”,它包括现代医学所述的各种关节炎(如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颈肩腰腿疼及多种全身肌肉、关节疼痛等。1983年9月在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学会痹证专题学术讨论会上,将“痹证”的概念确定为:“是指人体营卫气血失调、肌表、经络遭受风、湿、热Z邪侵袭,气血经络为病邪闭阻而引起经脉、肌肽、关节、筋骨疼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或关节肿大、僵直、畸形、肌肉萎缩等为其临床特征的一类疾病”。2千多年来对致痹之风、寒、湿之邪论述较多,但对于

3、“瘀血痹”之说,历代医家论述极少,只是在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中提到了:“瘀血致痹”的观点,即“痹证有瘀血”篇。历来认为痹证是风、寒、湿三气乘虚侵袭肌表经络和关节,发生关节或肌肉疼痛、肿大等一类疾患。治疗时多用疏风、散寒、燥湿、清热等法。王氏认为:“明知受风寒,是湿热发散药不愈?明知有湿热,用利湿降火药无功。久而肌肉消瘦,议论阴方,随用滋阴药,又不效是因为“因不思风寒湿热入皮肤,何处作痛……入于血管,痛不移处”。“总逐风寒祛湿热,已凝之血,更不能活。如水遇风寒,凝结长柄,冰成风寒已散。以此义,治痹证有何难”提倡

4、用逐瘀活血,通经祛邪Z法。方用身疼逐瘀汤。全方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祛风除湿之法,把逐瘀活血与祛风除湿要结合运用是王清任的一大贡献,尽管如此,因强调不够,未引起大多数医家的重视。近年,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痹证专业委员会顾问、河南痹证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娄多峰教授总结的20余年的临床经验,研制了治寒痹的“痹苦乃停片”治热痹的“痹隆清安片”(荣获全国(部级)中医药重大科技成果乙等奖)。除此Z外,他认为瘀血治痹临床实属多见。明确提出“瘀血痹”学说,得到全国同行的公认并被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确定为五组痹之一,并有“瘀血痹冲剂等

5、药。可谓痹证治疗法屮独特的祛痛良方瘀血”即血瘀。凡因血液流行不畅或离经之血未消散者均属之,从现代医学的如度来研究,“血瘀”是与全身或局部的血液和循环障碍有关,痹证的血瘀部位主要在肌表经络Z间,其既是痹证的致痹因索,又是痹证必然的病机转归。在临床上即可见到有明显外伤史而致瘀血内留不散,经脉不通而引痹证;也有一部分患者并没有明显外伤史,而是由于用力过度或累积操劳,同样也会引起静脉受损,而出现瘀血内留的后果。所以无论用力过度,或累积疲劳,其结果均能导致气血经脉损伤,气血运行受阻,静脉闭塞而引起痹证。关于“血瘀”有“内

6、结为血瘀“污秽之血为血瘀”,“离经之血为血瘀”“久病入络为血瘀”等等之说,对于一些病症的血液流变学也有了一些认识,表现为血液的高、淡、粘、凝、聚不同侧面的改变。娄氏认为瘀血致病的病机狮“因内鲍和暴力引起局部经络组织损伤,血行不畅,经脉失养,抵御外邪能力低下,风寒湿邪乘虚而入,加重脉络闭阻,导致弊病,瘀血又可作为第二病因,阻滞经络,使痹加重”,在治疗时单用祛风湿药,往往是收效其微,而已活络化瘀为主,佐祛风湿药则收效满意。对于痹证病因虚、外邪、瘀血临床上所见,三者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往往是不可分割的。就病因而言,

7、邪是致病的外因,虚和瘀则是质痹的内因,外因通过内因才能致病。从病机而言,邪和瘀日久可致虚,虚甚则邪和虚难却。而邪和瘀两者也是相互为患,故临床需整体对待。不可执一概念。故痹病切不可忽视瘀血之病机,特将其作为致病因素提出。针对“瘀血痹”娄氏创立了“化瘀通痹汤”或丸。瘀血痹是指外伤瘀血不散,感受病邪,或痹病迁延不愈,病久入络,邪瘀闭阻所引起的痹病。症见关节肌肉针刺,刀割样痛,部位固定不移,痛处拒按,日轻夜重;局部肿胀或硬结、瘀斑;面色黑熬,肌肤干燥无泽,口干不欲饮,舌紫暗或有瘀斑,脉沉涩等。方用当归18g,丹参30g

8、,鸡血藤21g,制乳没各9g,元胡12g,香附12g,透骨草30g,方中乳没,前者活血,后者散瘀,相得益彰,为治本要药;元胡行血中气滞;香附理气解郁,为血中之气药,气行则血行,加强活血祛瘀之功;当归、丹参、鸡血藤活血养血,祛病而不伤正;透骨草祛风除湿,通络以治标。诸药合用,共同达到活血化瘀,行气通络。该方被收载于《名医名方》、《当代名医临证精华》、《中国骨伤科学》等书。并且“瘀血痹”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