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碳型城市规划

浅谈低碳型城市规划

ID:42871476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22

浅谈低碳型城市规划_第1页
浅谈低碳型城市规划_第2页
浅谈低碳型城市规划_第3页
浅谈低碳型城市规划_第4页
浅谈低碳型城市规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低碳型城市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低碳型城市规划【摘要】随着当今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城市的发展也引起了全球专家的关注。目前由于环境的变化,能源短缺和全球变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所以发展低碳经济、低碳城市H益成为世界个城市应对环境异常变化的主要措施,本研究主要针对探讨中国低碳城市的主要类型,根据城市低碳发展的主要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对应的建议和解决措施。【关键词】低碳型;城市规划;解决措施前言:现如今,中国正在面临经济发展、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与节能减排的多重压力,城市的低碳发展C经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城市规划决肚着城市在各方面的发展,在规模、发展、布局、生活方式、消费习惯、资源利用和交通

2、方面上都与低碳城市建设息息相关,所以城市规划作为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重要依据,在建立低碳城市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低碳城市规划,寻找城市发展的低碳化方向,在城市低碳发展方向需要不断的探索。1、屮国低碳城市的类型中国在建的低碳型生态城市规模从儿个平方公里到儿十平方公里不等,基本分为两类:一类是全盘新建型,另一类是调整提高型。1.1全盘新建型低碳城市全盘新建型生态城市如中新天津生态科技城、曹妃甸生态城等,多建在非传统建设用地上:天津生态科技城用地位于海边,现状1/3是废弃的盐田、1/3是盐碱荒地、1/3是有污染的水面;曹妃甸生态城填海造地。1・2调整提高性低碳城市调整

3、提高型生态城市如中新苏州生态科技城,南临苏州新加坡工业园,是工业园开发的拓展,目前已经进行常规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主要路网匕经成形,部分市政管线L1经敷设,地块划分基本完成,并非在场地原牛态状况下的初始规划,而是在场地工程已经基本完成条件下按照生态原则进行的改进规划。2、当前低碳城市规划的研究和发展现状2.1技术方面的发展在建筑物节能方面的应用上,在现如今建筑的能耗已占据社会总能耗的20%以上。据此,冇的学者主张在城市详细规划和小区规划设计时,可以通过改变小区地面和建筑物顶层建筑材料等方法来改变“城市的小气候”。上海崇明岛东滩生态城在小区规划中,将屋顶草坪和植物作为城区的

4、天然隔热层,这样可以增强建筑物的隔热保温能力,降低建筑能耗,同时又可以不征用土地而扩大绿地面积,美化环境。在低碳产业体系的建立方面上,无论什么样的经济发展模式,产业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民经济增长的推动力。目前中国的产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产业发展仍然是城市碳排放的一个重要来源。建立低碳产业体系、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已经被公认是实现低碳城市的基本模式之低碳城市规划指标体系的建立上,指标休系作为规划实施的主要控制手段,是将低碳城市规划由概念层面推进到可操作层面的关键所在。2.2空间层面方面上的发展低碳城市规划的发展赋予了紧凑城市新的意义。在低碳城市规划的研究中,目前的城

5、市总体规划应该推崇紧凑、多功能的用地方式,主张用地的有效混合,避免巨型或单一化的功能分区,以提高短距离出行的比例。交通是城市碳排放的一个重要来源。n前城市交通的碳排放对大气的污染已经超过了工业污染,•且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交通碳排放在城市总体碳排放中的比重还会上升。据研究,小汽车的人均能源消耗是公共交通的8倍以上,而人均每公里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则是公共交通的50倍以上。在这种情况下,城市规划师们越來越多地采用以公共交通为主的综合交通模式。在增强城市碳汇能力方面,有的学者主张用绿环将居住用地和第二产业用地隔开,同时扩大绿地、公园的规模,并避免建筑与绿地相互隔离。3、低碳

6、城市规划方法经济、社会、环境与资源是界定低碳型生态城市的四个关键方面,它们相互依存。要系统地看待城市在不同时期和阶段对于经济、社会、环境与资源发展的要求,保持它们的动态平衡,避免过度强调某一因素,导致整个城市的失衡。低碳型生态城市规划可以划分为三人步骤。3.1制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对于低碳城市的发展,首先要制定经济、社会、环境与资源这四个方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目标。产业方面提出从单一制造型经济向高科技研发型经济转型,产业内部实现循环经济;社会方面提出营建步行范围内可达的、多样化的、高质量的公共服务设施,鼓励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环境方面提出自然牛态环境质量明显提高和生态环保

7、的人工环境;资源、能源方面提出低碳节能,鼓励可再生能源的应用,节约、高效利用水资源,积极推进垃圾的分类收集与资源化处理。2.2变革城市规划的各个系统根据低碳型生态城市的发展冃标,变革城市规划的各系统。内容大体可分为土地利用牛态规划、绿色交通规划、景观生态规划、能源规划、水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绿色建筑与环境保护规划六大系统。3.3将发展H标和各系统落实在空间规划上通过与城市规划的结合,将发展目标与各系统的要求落实到空间规划上来,形成生态控制性指标,指导土地开发和建设。以中新苏州生态科技城为例,将各系统的生态控制性指标分解,然后结合到各地块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