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义项同语境的关系

浅谈义项同语境的关系

ID:42874244

大小:1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3

浅谈义项同语境的关系_第1页
浅谈义项同语境的关系_第2页
浅谈义项同语境的关系_第3页
浅谈义项同语境的关系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义项同语境的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义项同语境的关系摘要义项与语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二者关系紧密,不可割裂开来,多义词的产生源于不同语境的表达要求,符合语言的经济原因。反过来,多义词依赖语境来排除多义性,选择具体词义,消除歧义。本文试图从多义词产生到使用中多义性排除这个角度切入,明确义项、语境的作用,简要分析二者的相互关系,以此促进对外汉语教学中多义词的掌握和运用,提高学习效率与学习效果。关键词义项语境经济性表达多义性排除多义词学习中图分类号:H05文献标识码:A众所周知,汉语中存在着大量的多义词,所谓的多义词就是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内容,它与同音

2、词最大的不同是多义词的几个意义之间有明显的、必然的联系。于是这就给汉语学习者带来很大困扰,如何正确判断一个语言片断中词汇的意义内容成为学习的一大难点。因此我们希望通过从多义词产生到使用中多义性排除的角度來具体分析义项同语境关系,以此能对这一问题的解决献绵薄之力。1义项与语境的含义义项原木是辞书中的一个术语,是指字典、词典中单字条目或双字多目的意义分项。当运用于词汇学范畴时,义项指的是词的理性意义的分项说明,是作为概括的、稳定的词义单位或语义单位。一个词可以有若干个义项,各个义项只出现在自己的语境中,它们之间是互补关系,如符

3、淮青先生在《“打”义分析》中列出了关于“打”的29个义项,不同情况下使用的义项有所差异,因此就不能用“打水”“打”的“舀取”义项来解释“打毛衣”、“打草稿”屮的“打”,后两者“打”的义项分别是“编织”、“定出或写出”。那么何为语境呢?简单来说,就是语言单位出现的环境,一般划分为上下文语境和情景语境,分别是对语言因索和非语言因索考虑。2义项同语境的关系首先义项是对不同语境的经济性表达。一方面,所冇语言的共通之处是用少数的语法结构和相对较少的词汇来表达无限的意义内涵。所以需耍充分运用这些有限材料,因而就产生了多义词。大量的多义

4、词使得词的内容更为丰富,扩大了词的应用范围,比创造新词更为经济。另一方面,语言具有一种“经济机制”,体现在语言运用过程中是一种经济、简省的方法。多义词的各个义项使得一个语言形式表达多种意义、适应不同语境成为可能。一个人所能掌握的词汇量总是有一定限度的,若使表达的每个意义都用不同的词汇,那么语言的交际作用就会减弱,人类的文明社会就会倒退。莫次是义项对语境的依赖,根据不同的语境,排除多义性。王力先生就提出“因文定义”的观点,他说:“我们只应该让上下文来确定一个多义词的词义,不应该讣上下文来临时'决定'词义。前者可以叫做'因文定

5、义',后者则是'望文生义'。”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义项有两方面作用,一是选择义项,使词义单一化、具休化;二是排除其他义项,消除歧义。由于多义词的义项同义项之间是互补关系,当根据语境确定下来一个义项时,同时就排除了其他义项对理解的干扰,从而令我们可以准确理解,消除歧义,如汉语中的“老”是个多义词,有很多义项,如用作动词时,有“变老”、“死广”,在鲁迅《祝福》屮说“祥林嫂老了”,若单看这句话,我们可以做两种理解:一是祥林嫂年纪人了,二是委婉表明祥林嫂去世了,因此会产生歧义。但根据所提供的语境,我们可以将“变老”这一义项排除;明

6、确运用的是“死亡”这一义项,从而消除了单看这句话的歧义。3启示一一对外汉语多义词的学习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以及国际交流日益频繁,越來越多的人对汉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开始学习汉语,因此对外汉语教学应运而生。对外汉语教学以句子和话语为教学重点,并结合语音、词汇、语法、汉字进行综合教学。汉语中存在着丰富的多义词,而且一般来说有相当数量的义项,尤其是常见的动词,义项更是十分复朵多样,如“打”在《现代汉语词典》屮有24个义项,这对汉语学习者来说无疑是一人障碍。从上文对义项同语境关系的论述中,我们发现义项与语境关系密切,

7、因此给我们的启示是用不同的句子來展示词义的多样性,即通过设置不同语境来表现不同义项,在特定语境中掌握义项。这一方法不仅可以突出教学重点,同时也可帮助学习者克服难点,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与学习成果。4结语从多义词的产生到使用中多义性排除,我们可以发现义项同语境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义项经济地表现了语境,同时语境又确定了义项,从二者的关系中,我们可以得到启发,将二者的密切关系运用于对外汉语教学中,促进汉语学习者对多义词义项的把握,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参考文献[1]王力•训诂学上的一些问题[J]•屮国语文,1962(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