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西方文化的异同

浅谈中西方文化的异同

ID:42874968

大小:1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3

浅谈中西方文化的异同_第1页
浅谈中西方文化的异同_第2页
浅谈中西方文化的异同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中西方文化的异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中西方音乐之异同中国音乐与西洋音乐或者说是东西方音乐之间就像文化有着差异一样也是存在差异的,当然在保持各自音乐特点的同时也仍然存在着共同之处。我们很难给西洋音乐或是屮国音乐的特色加以严格概括,如同我们很难给艺术进行定义。我认为若想研究中西方音乐之异同必须着手于中西方各自乐器的特点。因为美妙动人的乐曲需要乐器的演绎与承载,可以说没有乐器的发展乐律乐理等等一切都会变得失去意义。最早的乐器是嗓子和双手(双手击掌强调了乐曲的节奏)。就西方音乐而言,以后有了管乐器(起先只是简单的传声筒,后来很快发展为小号、长笛和双簧管),最后才是弦乐器(它们的共同始祖是狩猎用的弓)。人们曾在古巴比伦发现一架竖琴,

2、它产生的年代可能要追溯到公元前三十世纪。按西洋乐器学分类法,中国乐器也可分为打击乐器、吹奏乐器、丝弦乐器。例如:编钟就属打击乐器Z范畴,笙即为吹奏乐器,古琴即为丝弦乐器……中国乐器的发展同样遵循这一顺序。中国人最初的音阶和凯尔特人、日本人、希腊人、以及波利尼亚人,或许是所有民族最初的音阶都只有五个音构成,并且无疑是为了乐器上五度相生的需要产生出來的。在这种体系中,四个五度就足以使整个乐器完全谐和。圣■桑在他的《亨利八世》芭蕾舞曲中采用了一个古老的苏格兰旋律就是从这个音阶中借鉴而来的。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古代所谓“五音”如宫、商、角、徵、羽等等系规定音阶距离的大小,而非绝对的音高。我们可以想象在

3、最初乐器制造水平下确定基准音高是不现实和没有必要的。由此观之,中西方音乐在最初发展阶段是惊人相似的,现代音乐时常从古乐中汲取灵感,也许这就是我们总能在欣赏中西方不同音乐时找寻到某种契合的原因所在。我非音乐人士,故只能从我的感受与理解中对中西方乐器、音乐的特点进行试比较。与古希腊人相同,我们中国的老祖宗也不认为和声会产生丝毫美感。所以中国音乐无论是声乐还是器乐都很难找到和声、共鸣。有很多外国朋友非常好奇我们的京剧演员如何发声,声音是如此之高。被誉为HIC之王的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依靠他那金属般地胸腔共鸣一次次的震撼了我们。这也许是中西方音乐的差异之一。此外,中西方乐器的响度与音色之间也存在着很

4、大差别。记得有一部电影中有这样一个场景,一个民乐团与一个西洋乐团匕馈“叫板”,当它们同时演凑时我们听不到了民乐……在响度上中国乐器不及西洋乐器,但我们古琴的韵岂是西洋乐器所能及的。套用一句俗话:有“理”岂在声高。这是中西方音乐差异之二。曾经有人说过:“中国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室内乐”因为我们没有低音乐器。我曾经看过儿场民乐演出,我发现在乐团的最后边是一排低音贝斯。我很好奇,仔细想来如若把低音剥离出去那效果一定很怪异。我认为此则中西方音乐差异之三。东方人内敛,所以中国音乐有韵需品。西方人外放,西方音乐总试图穿透你,第一时间感染听众。不同音乐风格之间的关系绝不是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之间的关系,没有孰贵

5、孰溅。更多的是一种补充与融合,最终我们看到了一个绚丽多彩的音乐文化多样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