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疑难案件成因及对策

刑事疑难案件成因及对策

ID:42879481

大小:22.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9-23

刑事疑难案件成因及对策_第1页
刑事疑难案件成因及对策_第2页
刑事疑难案件成因及对策_第3页
刑事疑难案件成因及对策_第4页
刑事疑难案件成因及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刑事疑难案件成因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刑事疑难案件成因及对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各类新的社会关系逐步确立,受经济和政治制约的犯罪行为,就越发显得错综复杂,加之立法的滞后和不够完善以及人的干扰,在一些刑事案件的处理上,无论是从性质和事实的认定,还是证据的索取和运用,较之过去,都增大了难度,致使这部分案件形成疑难案件。初步总结出五种类型的疑难案件:一是罪疑,就是指对案件罪与非罪难以掌握,产生分歧,发生的疑难案件;二是性疑,就是指案件的定性难以区分,此罪与彼罪难以分清,发生的疑难案件;三是据疑,就是指对犯罪事实认定的基本证据不足,不

2、充分,发生的疑难案件;四是刑疑,就是指对犯罪嫌疑人的量刑情节不清,难以掌握,发生的疑难案件;五是人疑,就是指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由于人的干扰阻力大,使案件难以查处,发生的疑难案件。刑事诉讼法对疑难案件的处理,坚持疑罪从无的原则,并在诉讼法第140条4款中规定:“对于补充侦察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同时在第162条1款3项中还规定:“证据不足,不能认为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这两项规定就要求我们要认真钻研业务,加强

3、对疑难案件形成原因以及如何解决的分析研究工作,在实践中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为更好稳定社会治秩序,保护人民,及时准确的打击犯罪,充分发挥司法机关的职能作用。一、疑难案件的成因1.司法机关部分工作人员素质不高,是造成疑难案件原因之一。司法机关作为维护国家法治统一实施的专门机关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人员素质的高低,不仅直接关系到能否严格执法,维护公平正义,能否承担起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法律职能而且影响到国家的法治形象和依法制国的进程。一是业务素质低。有的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受商品经济大潮的影响,一切向“钱”看的思想严

4、重。不努力钻研各项工作业务,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加之有限的工资已远远满足不了私欲要求,所以利用大部分时间进行经商活动,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商潮中去。遇到复杂案件,就束手无策,难以完成工作任务。二是政治素质不高。个别干警没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抵制不了市场经济中消极因素的影响,处理不好国家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不能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心为民所动。所以在办案时责任心不强,没有从打击犯罪、保护人民、服务经济、稳定社会的思想出发,致使有的案件不能及时获取确实充分的证据,造成事实不清,证据不

5、足,形成疑难案件。2•个案本身带有一定的复杂性,是造成疑难案件原因之二。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任何事物发展都有其共性与个性,刑事案件也是如此,它是客观存在的,它的发生必然受到客观条件制约和影响,也就会带有一定的个性和复杂性。由于我国正处于发展和改革阶段,而且人多地广,地域差异大,风土人情,生活习俗不同,必定给侦查刑事案件带来一定的难度,既使有些案件抓住了犯罪嫌疑人,但想获取充分证据在客观上有很大困难,造成了疑难案件。比如公安机关在侦查何某杀人案件时,虽然已有部分证据证明是犯罪嫌疑人某某所为,并将其逮捕,但证据不充分

6、,难以进行诉讼,致使此案变成疑难案件,不能交付审判。3.犯罪分子作案手段高明,是造成疑难案件原因之三。经过普法教育,国民素质有了普遍提高,公民法律意识有了普遍增强,一些有不健康思想的人,利用所学到的法律知识却反其道而行之,一方面高科技犯罪和职务犯罪率呈上升趋势。这些人的文化结构、社会阅历以及知识水平都与普通公民不同,素称高智能犯罪,在铤而走险作案时,都经过周密思考和各项准备工作,作案手段十分高明,反侦查能力非常强,使个别案件无法侦破,既使破获了案件也获取不到强有力的证据。4•社会上不正之风干扰,是造成疑难案件原因

7、之四。首先是以钱买法,有些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产生了拜金主义、个人享乐主义思想,使个别刑事案件在能够及时查获充分证据情况下,由于个人和集体得到某些经济利益时,故意采取久拖不结,将有些能查到的证据,已时过境迁难以获取,形成疑难案件。其次以情枉法。因为司法机关工作人员不是生活在真空,而是生活在人群之中,必然交朋结友,存在三亲六故,一但遇到与亲朋好友有关系的案件,就上来说情,亲朋之面难奈,但不能明目张胆的枉法,采取鸡蛋里挑骨头的办法,致此案事实不清,证据不充分,不能交付审判为借口,形成疑难案件。再次以权扰

8、法。我国虽然逐步走向依法治国道路,但人治的现象也时有发生,特权思想仍然存在,个别人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为个别案件说情,去干扰法律的正确实施,在侦查领导子女或其亲属有关联犯罪案件时,领导一句话,使有些干警心有余悸,就不能严格按照法律办事,本来案件事实非常清楚,但找出一些客观原因也就事实不清了,证据不充分了,故变成疑难案件。二、疑难案件的对策1•领导重视、摆正位置是突破疑难案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